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一篇題為《楊娃娃腰椎穿刺驚魂》的長篇微博引發網友熱議,三天時間轉發量超過八萬次。該文稱幼兒高燒嘔吐,一家醫院懷疑是急性腦膜炎,要求做腰椎穿刺和腦部CT檢查,另一家醫院則診斷為普通感冒。此文在引爆“是否過度醫療”大辯論的同時,也令不少家長心存疑惑:做腰穿對孩子的傷害是否很大?嬰幼兒發熱嘔吐是常事,家長如何判斷該緊急就醫,還是從容處理?
此次微博論戰中,多名醫學專家為腰穿正名,認為醫院處置并無失當。兒科醫生則指出,在判斷發熱嘔吐是否指向嚴重疾病時,最重要的參考指標并非溫度,而是孩子的精神狀態。而家長的適時協助,既讓孩子少受苦,也更有利于醫生做出正確判斷。
醫學指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沈振宇博士
新聞回放
孩子高燒嘔吐
醫院要求做腰穿
北京網友“楊樾楊樾”在博文中稱,三歲女兒高燒39℃,并有嘔吐,晚上7時趕到一家大醫院。夜間特需門診醫生在為患兒進行了反復查體后,懷疑是急性腦膜炎,要做腰椎穿刺。他帶著女兒趕去急診做腰穿,但被急診醫生告知,必須先做腦部CT。
出于對腰穿的擔心,“楊樾楊樾”一家在折騰了一個半小時后,轉往另一家大醫院求醫。這次醫生也經過查體,認為孩子是感冒發燒,不是腦膜炎,沒有必要做腰穿和CT。最終孩子什么也沒做,退燒了。
不少父母網友紛紛指責第一家醫院檢查不認真、過度診療,質疑那么小的孩子是否需要做腰穿和CT。名微博“急診科女超人于鶯”則對兩家醫院診斷結果迥異做出客觀分析:孩子高熱不舒服,在醫生查體時不能很好地配合,而醫生又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患兒放松配合檢查,因此認為孩子出現頸抵抗是可疑的,擔心漏診惹上官司,便讓患者去做腰穿,但又沒有跟家長充分溝通。而到第二家醫院時因經過幾個小時的折騰,孩子體溫已經下降一點,加上當時病人不多,醫生有充裕的時間檢查、了解病情經過,并根據之前的病情變化得出準確結論。
專家說法
懷疑顱內有感染、出血、腫瘤 需做腰穿排除
對于沒有醫學知識的普通人來說,腰穿是件很神秘的事情,在醫生看來,家長對腰穿的恐懼和排斥其實源于不了解。“我們臨床常見到拒絕腰穿而耽誤診斷的,其實腰穿是很安全的檢查。”北京胸科醫院主任醫師高孟秋發微博指出,穿刺前做CT是為了初步評估顱壓情況,“如果腦水腫很嚴重,則腰穿有可能(誘發)腦疝,所以(這)不算過度診療。”
“兒童不明原因高燒嘔吐,在常規處理不理想、孩子煩躁不安、神經系統體檢出現頸抵抗等異常現象時,醫生一般會建議做腰穿排查看是不是有顱內感染,因為后者會導致孩子昏迷等嚴重后果。”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沈振宇博士指出,這是一種積極療法,先從最壞的結果開始排除。家長認為“不必要”,其實是事后的總結,而在就診時,對于不會自己描述病情的嬰幼兒來說,即使是1%的可能,一旦坐實,則會釀成100%的悲劇。
除了腦膜炎,懷疑顱內腫瘤或出血,也需要做腰穿排除。其實,兒童做腰穿的最常見情形是白血病患兒檢測顱內是否出現病變,以便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沈振宇強調,腰穿作為一種有創檢查,有風險但并不高,抽取極少量腦脊液并不影響孩子的發育,也不如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和疼痛。“做起來并不復雜,但是前期準備工作比較多。”他說,1~3歲的兒童首先會提前口服少量鎮靜藥,然后雙腳彎起來側臥,下巴抵到膝蓋,整個人成一個“C”形,這樣一個體位是為便于準確找到抽取位置。在抽取前將進行局部麻醉,醫生在兩個椎骨之間的最薄弱之處抽取1~2毫升的腦脊髓液。另外,根據孩子的年齡,選取的針跟成人也不同。一般來說,幼兒選用的針比嬰兒用針要稍粗,扎的位置也會深一些。腰穿的費用一般是幾十塊,小孩做腰穿難度相對大,一般得四五個醫護人員合作幫忙。
專家提醒
高燒患兒的觀察指標關鍵看其精神狀態
兒童發熱,尤其是高燒不退時,父母通常會盯緊體溫計。“其實對醫生來說,孩子發熱到多少攝氏度并不是最關鍵的指標。”沈振宇表示,最關鍵的指標是精神狀態。
沈振宇介紹,0~5歲的兒童發熱原因不明時,“耶魯觀察評分法”明確規定什么時候需要急診。評分的指標包括觀察期內的體溫、心率、呼吸頻率和血壓等,但是最關鍵的還是看兒童的精神狀態。兒童的精神狀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吃、睡、玩。如果能吃能睡,玩的時候精神狀態良好,一般說來,病變引發的發熱應該不嚴重。
不過,如果發熱時伴隨嘔吐,情況相對就要復雜一些。兒童頻繁嘔吐常見的原因是胃腸炎,胃腸炎只要不脫水,一般問題也不大。但是頻繁嘔吐也有可能是顱內感染,多數由病毒、細菌引起,需要進一步做神經系統查體,并根據結果決定是否做腰穿。
沈振宇表示,兒童診療的原則是“先無創再有創,先吃藥再打針”,盡量把對兒童的傷害降到最低。作為醫生,還是有幾點需要注意的。首先要與病人溝通好,主要是與家長溝通好“孩子目前的狀態,為什么需要做這些檢查,檢查可能引發什么樣的后果”,以便取得家長的理解和協助。
其次,兒童高燒嘔吐時病情變化快,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各種跡象。家長是最好的觀察者,所以觀察的標準要告知清楚,比如多久嘔吐一次,高燒有沒有退,有沒有手抖、呼吸急促等。最后到底是留院觀察還是回家觀察,醫生也要給出合理建議,因為醫院雖有專業人士觀察,但院內交叉感染的幾率也很大。
下一篇:寶寶咳嗽:蜂蜜止咳勝糖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咳嗽少喝果汁和牛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