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擔心買來的冷飲不健康,家住東西湖區的姚女士沖奶粉自制冰棍兒給小孩解暑。她剛把開水瓶放在茶幾上轉身走開,就聽到“咣啷”一聲,開水瓶已被打翻在地,3歲多的兒子哇哇大哭,脖頸和前胸皮膚已被開水燙得紅腫起泡。
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湖北保康縣2歲男孩亮亮一直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上周,奶奶準備給孫子洗澡,先往大盆里倒了半盆熱水,然后用小盆去接涼水。就在這個空隙,一直在浴盆邊活動的亮亮不慎滑了一跤,迎面撲進了熱水盆,孩子全身60%面積燙傷,胸腹部和屁股燙傷最嚴重。目前,孩子已住院治療。
武漢市第三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楊仁剛介紹,兒童燒燙傷占醫院燒燙傷病人的1/3—1/2,而且夏季高發,所以夏季醫院幾乎就成了兒童醫院。
家有兒童
六處細節不可掉以輕心
燙傷夏季高發,占比高達81.5%。
楊仁剛介紹,被燙傷的兒童多見于1至5歲,這個年齡段兒童處于認知期,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興趣,活潑好動,好奇心和模仿性強,但還不具備行為控制能力和風險意識。對于監護人來說,六個細節不可掉以輕心。
1.開水瓶、熱湯、電壓力鍋要放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餐桌、茶幾不宜鋪桌布,避免寶寶拉扯桌布,使放置其上的盛放著熱液的容器滑落。
2.廚房和浴室是熱力燙傷高發區域,應保持地面干燥,避免寶寶滑倒發生意外。家有兒童,最好在其活動區域放置防滑墊。
3.電插座要用塑料蓋蓋住。電線沿墻面固定,不要懸空或拖在地面上,避免寶寶絆倒,或出于好奇啃咬或扯斷電線。
4.準備洗澡水先放冷水,再放熱水。
5.不要用空塑料瓶盛放化學劑,家用84消毒液、潔廁劑等也要放置在高處。
6.不要讓打火機出現在寶寶視線范圍,告誡寶寶遠離明火和鞭炮。
燒燙傷應急處理:
沖-脫-泡-蓋-送
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急診科主任黃偉介紹,熱力燙傷和火燒傷的處理方式類似,分為沖、脫、泡、蓋、送五環節。
首先,事故發生后,立即將寶寶抱至浴室,自來水沖20分鐘至半小時。接著再給寶寶除去衣物,發生粘連的部分用剪刀剪開,避免用力拉扯。同時就開始往浴缸或浴盆中接涼水,除去衣物后,讓寶寶在水中泡半小時至一小時。
接著,用干凈的紗布或床單覆蓋寶寶傷處,迅速送往醫院。楊仁剛還特別提醒,面對寶寶口渴的呻吟或哭鬧,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千萬不要給他大量喝水,對燒燙傷患兒的補液應通過靜脈點滴補充。
電灼傷大多傷在內,不能以外傷判斷傷情
楊仁剛介紹,還有一種電灼傷也時有發生,事故發生后,家長首先要檢查孩子的呼吸和心跳,比較容易的判斷方法有兩個,一是探呼吸,二是解開孩子上衣,觀察胸腔有無起伏。如果孩子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具體的做法是,雙手拇指交疊,在寶寶雙乳連線中間點實施按壓,1—10歲兒童按壓力度以胸骨下陷2—3厘米為宜,嬰兒和新生兒則以1.5—2厘米為宜,頻率為每兩秒鐘3次,每5次胸外按壓配合1次人工呼吸,即便孩子已無生命體征,也必須堅持急救,直至專業人員到來。若孩子呼吸心跳無異常,家長也應該立即送院。
楊仁剛特別提醒,電灼傷不能以外在創面判斷傷情,有的外傷很重,但臟器未受到損害,有的幾乎沒有外傷,但已“五內俱焚”。電灼傷的救治非常專業,家長除了進行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外,需要做的就是盡快送院治療。
提起治療燒燙傷的各種民間偏方,楊仁剛表現得很無奈,他介紹,這些偏方非但沒有任何治療效果,還加深了孩子的痛苦,同時也為醫生治療人為地設置了障礙。
偏方一:醬油、醋
專家解析:醬油和醋有菌,容易引起傷口感染。同時,它們掩蓋了傷口的顏色,給醫生判斷傷口深淺和范圍增加了難度。
偏方二:白酒
專家解析:酒精對創面有很強刺激性,有蛋白質凝固作用,會加深創面,大面積使用還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偏方三:牙膏
專家解析:有一定清涼效果,但難以清洗,在清涼作用上,最有用、最方便的永遠是自來水。
偏方四:食用油
專家解析:燒燙傷傷口都會滲水,抹油封住了創面,就形成了積水,導致感染和潰爛。
偏方五:老黃瓜水
專家解析:民間流傳,將老黃瓜搗碎成汁,加點水放置幾天直至酸腐,涂抹在患處有治療效果。這個偏方“偏”的最徹底,腐敗酸臭的食物中怎么可能含有任何有益傷口的成分!
偏方六:草木灰
專家解析:有一定收斂傷口的作用,對比較小的傷口有一定效果,創面比較大時不建議使用。
文/記者 武葉 圖/馬晶晶 通訊員 程芳梅 胡敏玲 周漢橋
下一篇:兩歲以下嬰幼兒不適宜三伏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夏季小兒急性闌尾炎高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