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人類遺傳學方面的疑問
今日,由懷孕期間的染色體分析協助,我們已經可以預測一些遺傳疾患和先天畸形。除了以超音波診斷先天畸形外,目前最初三個月內的診斷選項,還包含了結合了以“母血篩檢法”和“胎兒頸部透明帶測量法”為基礎的電腦計算風險分析。其他選擇包括胎盤穿刺(在第11或12周)和羊膜穿刺術(第15周之后)提供遺傳物質可作為染色體異常(例如唐氏癥第21對染色體有三條),以及與特殊基因相關之疾病(如囊狀纖維癥)等的診斷使用。
產前診斷的目的通常不是要治療它所顯示出的疾患,因為這通常是不可能的,而是為了合法地及時終止懷孕。
殘障或慢性疾病的孩子從未被證實過會嚴重危害其母親的心理健康,然而每天這種醫療的暗示都會被提起并被濫用,以將可能殘障或患有慢性病的孩子做人工流產。
尤有甚者,和此議題相關的是,幾乎從未有人提及羊膜穿刺會損害健康嬰兒或引發流產,且此風險還高達1%!隱藏在這項統計數字下的命運并未雇請游說團體,所以還默默無聞、無人知曉。倫理問題也總是每一個個人的問題,對于現在與未來,都有著過去與結果的兩個面向。
如果出生之前的診斷被建議用來防止畸形、有先天疾病或嚴重殘障的兒童出生,其背后的假設就是這些生命并不值得成為人。就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我們承認人類在出生前即存在,而且即使是嚴重殘障或失能的生命也有其意義及目的,那么這些問題就彰顯出不同的面向,決策也將更不容易。
從個人天命的觀點來看,“為什么是我?為什么是我的孩子殘障或畸形?”這個常令人絕望的問題衍生出許多其他的問題?!盀槭裁词悄闾貏e需要我?”“什么把我和你連結在一起?”“我能做什么讓你的天命更進一步?”“因著你及你的受苦,我個人得到什么經驗及洞見?”
當然沒有人祈求生病或得到有慢性病的孩子,但產前診斷這項現代的醫療成就,讓我們有了選擇的機會。然而,這個選擇的自由是虛假的,因為不論健康與否,孩子已經存在。誰能去除這個可能性——亦即這個孩子在出世前已決定用這種方式來到世上?如果我們不要這孩子來的形式,并把他送回出世前的生命,那么母親能免去痛苦一事,是否比我們剝奪了這孩子化為人身的可能性這件事更有價值,也還是個問題。
這類思考不只是父母與專家的問題,我們全都被影響。即使將產前檢查、人工受孕、基因操控或是實驗性的復制決定都交給專家、教會或政府,會讓我們比較舒坦,但是每一個成年公民還是需要為這些問題做點事。要發展出源自個人深刻理解而生的責任感,此乃唯一的方法。這是新道德的基礎,也就是斯坦納所稱的“合乎倫理的個人主義”(注2)。
下一篇:兒童換季感冒的中醫防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自閉癥你真的了解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