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如果你患上輕癥的感冒發燒,關節腫痛、皮膚腫脹,一定要求助醫生嗎?在廣西民間,流傳著用蛋在身體上滾動來達到治療或緩解病情的做法,操作簡便,效果較顯著,即俗稱的“滾蛋療法”。
感冒發燒 不妨用“滾蛋”緩解
在廣西的都安、巴馬等地,若有關節腫痛、眼睛紅腫、胸悶發熱、感冒等情況,老人們就會煮一兩個雞蛋,在患者額頭、背部等處來回滾動。兩三天后,病情往往都能逐漸好轉。
兩三歲的小孩常感冒發燒,若常打針吃藥,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不太好。事實證明,用“滾蛋療法”,患兒的病情確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和康復。
廣西中醫學院附屬瑞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廣西名中醫農澤寧稱,任督二脈主要承載排毒等作用,身體出現傷寒感冒時,用蛋在背部從上往下滾動,可助把體內毒素排出去。
治療風寒感冒 選鴨蛋較好
“滾蛋療法”是用禽蛋在患者身體各部位來回滾動,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民間認為,蛋有祛風作用。
“滾蛋療法”優先選擇雞蛋,而鴨蛋和其他禽蛋亦可。對于治風寒感冒,鴨蛋效果比較好。
滾蛋療法 分“熱滾”與“冷滾”
滾蛋療法分為“熱滾法”和“冷滾法”。“熱滾法”的操作方式為:把兩個蛋放入水中,用大火煮15分鐘。取出一個蛋,去殼,趁熱在頭部、額部、頸部、胸部、背部和手足心等處來回滾動,直到出微汗為止。備兩個蛋,一個蛋滾動變冷后,可放入熱水中繼續溫熱待用,取備用的蛋滾動。“熱滾法”一般每次操作半個小時,早晚各一次。
“冷滾法”即取生蛋在身體上滾動,操作方式和“熱滾法”一樣。兩種滾蛋方式都應使用新鮮的蛋,不能使用已變質的蛋。“熱滾法”的蛋一般使用后即丟棄,而“冷滾法”的蛋則可多次使用,但最多只能用3天,以免把帶出的毒素再次攝入體內。
不同病癥 “滾蛋療法”不同
“冷滾法”和“熱滾法”在適應癥上是有區別的。傷寒感冒、風寒咳嗽,體內主要是寒邪入侵,適宜使用“熱滾法”,把體內寒邪逼迫出來;而關節疼痛,也應用“熱滾法”,以通經活絡。
一旦皮膚出現紅腫熱痛,就不宜采取“熱滾法”,而宜用“冷滾法”。可將蛋在患處輕輕滾動,也可在患處周邊的經絡和穴位滾動,以達到散毒的作用。
注意:應用“熱滾法”,結合推拿,效果會不錯,但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蛋的溫度,以患者能忍受為宜,避免燙傷。“冷滾法”,則應把蛋洗干凈,如有皮膚潰爛,則不適宜本療法。此外,用來做滾蛋的蛋不適宜再食用,以免將排出的毒素再攝入體內。
李艷鳴 廣西南寧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下一篇:小兒手足口病會二次感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夏季,莫把孩子鼻炎當感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