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歲多的男寶寶手心熱,有發燒的跡象,家人喂了開水后,蓋上兩層大棉被“捂汗”,寶寶的體溫沒降下來,體溫躥到了39.8℃,孩子的家人用五層衣物裹得嚴嚴實實抱到南京市婦幼保健醫院就診。在到達醫院時候,寶寶突然翻白眼,口唇發紺,呼叫也沒一點反應,在急診吸氧、散熱等處理,體溫才逐步降了下來。 通訊員 孔曉明 揚子晚報記者 于丹丹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邱玉芳主任說,在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的觀念里,總認為感冒后捂著出一身汗就好了。一些年輕的父母也用這種方法給感冒發燒的小孩捂汗。實際上,這種給孩子治感冒的方法很可能是好心辦壞事。在冬季的兒科門診是很常見的,孩子裹得嚴嚴實實地過來,有的已經燒得脫水了,遇到不嚴重的情況,醫生馬上給他們脫掉一兩件衣服散熱,再配合一定的治療,很快就退熱了;有的捂得嚴重的,送來時已經釀成悲劇。
邱主任告訴記者,她曾接診過一個八個月的嬰兒,被家長用三層被子捂得嚴嚴實實。家屬稱為了讓孩子退燒,連著捂了6個小時,可惜的是寶寶送到醫院時已經去世。
在冬季,大多數時候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穿得里三層外三層,或是干脆喝碗姜湯蓋上大棉被。有的老人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手腳摸著冰涼,千萬別再受寒;有的家長則表示,穿得厚點是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燒了。“發燒捂汗,往往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征,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邱主任說,孩子發高熱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確實可能出現頭部滾燙、手腳冰涼情況,但這時不能盲目給兒童加衣服。因為兒童的汗腺不發達,通過“捂汗”,不易達到“發汗”的目的。對兒童來說,往往越捂體溫越高,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征”,即因捂蓋過嚴使得孩子出現高熱、面色蒼白、反應低下、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癥狀,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等疾病,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
冬季寶寶發燒不能一味蓋被子或加衣服,正確做法應該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其充分散熱,而手腳部位則要適當保暖。邱主任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點發熱,最初應該通過一定的物理方法給他們降溫,如適當給孩子減少衣被,用溫水給孩子擦身。如果不能有效降溫的話,就要立刻去醫院,在醫生的配合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孔曉明 于丹丹
下一篇:男童一動就喘不過氣原是喉嚨卡了錫箔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長“蟲斑”別急著吃打蟲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