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調整抗炎鎮痛藥尼美舒利的臨床使用,禁止其用于12歲以下兒童,這等于承認了尼美舒利對兒童的健康威脅程度較高。同時再次激起了爹娘們的神經:治病需用藥,用藥需謹慎!咱家寶貝可不能成為下一個受害對象!
小寶寶的確是一棵嬌苗苗,“傷在兒身,痛在娘心”。由于病急亂投醫或其他原因,一些對寶寶來說不安全的藥物或剛好對特殊體質寶寶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就被灌進了寶寶的肚子、輸入了寶寶的血管。因為寶寶的生理解剖特點均不同于成人,各臟器發育尚未完全,因此更容易造成意外和傷害,這往往讓爸媽們措手不及。資料顯示,我國兒童服藥不良反應率達到12.9%,新生兒高達24.4%,而成人只有6.9%。
據世衛組織(WHO)兒童用藥安全報告(2007年):由于小兒劑量不易計算,導致兒童用藥錯誤發生率為成人三倍。對寶寶來說,生病很危險,吃藥有風險!
兒童藥物意外和傷害,有的是不可預計的,而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測測你在給寶寶選用藥方面是不是有問題,找到你的問題,就是找到了對應的解決辦法。
兒童用藥意外,過敏最常見
多樣! 藥物過敏反應不只起疹
藥物過敏的反應千奇百怪,癢癢、出皮疹、發燒、休克都可能是藥物過敏的一種癥狀。“藥物過敏可不只是皮膚起疹子,有的會直接發生過敏休克。”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朱美華主任醫師告訴新快報記者,一旦應用了導致過敏的藥物,便可能在短時間或一周內出現藥物過敏反應,輕的僅出皮疹,嚴重的會在皮膚起過敏皮疹的同時還伴有喉頭水腫,或引起過敏性休克,不及時搶救可造成生命危險。
注意! 起皮疹≠過敏
“醫生,這藥不行,我家寶寶會過敏……這個也不行,也會過敏……哎呀,我就跟你說啊,我的孩子對頭孢、青霉素都過敏!”寶貝兒子病了,景女士帶他到醫院就醫時,在病歷本上寫了長長的一串過敏藥物。醫生一看懵了,這藥都不能吃,還怎么治病啊!多了個心眼的醫生仔細一問,景女士所謂的過敏,就是孩子曾在生病時用過頭孢藥物后,出過皮疹,這被景女士認為是藥物過敏的鐵證!實際上,孩子得了“幼兒急疹”,發熱3-4天,退熱后出疹。這是大多家長對藥物過敏認識上的誤區———將服藥后起皮疹等同于藥物過敏。
不應靠皮疹就判斷孩子對藥物過敏。朱美華告訴記者,一些家長以為孩子對多種藥物過敏,因為孩子曾經有服藥后出現皮疹的經歷,但實際上未必是孩子對藥物過敏。“首先,這些皮疹未必是藥物過敏的反應,有可能是病毒疹,即是感染的病毒引起了皮疹。”她表示,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年幼兒童中,10%的兒童可發生皮疹,其中大多數不是真正對藥物過敏,且日后再次給藥時也不會復發。病毒疹在兒童中極為常見,所以當孩子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皮疹時,醫師尚且常困惑該如何鑒別診斷,家長更分辨不清了。
辨別! 須區分是否藥物過敏
一項對門診過敏患兒進行的研究發現,在62例考慮與抗生素相關的皮膚不良反應中,再次用藥后僅有8例會又一次誘發了皮疹。“也就是說,大部分不是藥物過敏反應,否則再用藥就會再出皮疹。”因此,很多病毒感染沒必要使用抗生素。
辨別是藥物過敏起疹還是病毒疹,非常有必要,因為如果已知患兒對某種藥物過敏,則在下次開藥時就會禁忌再使用該藥物,而且還可能包括同一類藥中的其他所有藥物。朱美華認為,輕率地將服藥后出現的皮疹都歸為藥物過敏反應,會對治療不利,限制了治療方案。
因此,在孩子出現皮疹后,父母不能自己妄加判斷,而是請兒科有經驗的醫生判斷是否為藥物過敏反應。
體質! 兒童藥物過敏多與之相關
醫生為小美注射青霉素前,按規定給孩子做了小劑量的皮試,可皮試才打上去,孩子就立即出現了過敏休克,醫生趕緊搶救下孩子才死里逃生。醫生說,小美是過敏體質,對青霉素有超敏反應,這在皮試前是不可預知的,若孩子到了條件不大好的小診所接受青霉素注射,有可能因過敏休克搶救不及時而死亡。
朱美華對新快報記者指出,一般而言,藥物過敏有AB類,A類藥物過敏反應會在藥物說明書中注明,它與已知的藥理作用相關,是可預知的,反應也比較輕;B類則是與藥理無關,兒童的藥物過敏皮疹通常屬于這一類,它與孩子過敏體質相關,而且不可預知,反應通常很嚴重,前文提到的小美就是這種情況。有的時候,某些病毒還會讓機體一段時間內處于超敏狀態,因此導致對很多藥物都過敏,形成超敏綜合征。
“平常吃蝦蟹等食物都過敏的孩子,其過敏性體質可能導致對某些藥物也容易過敏,但并非絕對的。”她指出,不少家長有個誤區,覺得有食物過敏的孩子,對藥物也一定很容易過敏;認為家中有人對某種藥物過敏,全家都會對這種藥過敏,是沒必要的。
兒童用藥大冒險
6類常見不同反應
1 皮膚
在兒童用藥不良反應和意外中,皮膚損害最常見,皮疹、紅斑、水腫等皮膚損害最為常見表現。
2 胃腸
口服給藥是常見的導致兒童胃腸道損害的給藥途徑,靜脈滴注和肌肉注射的方式也可以造成胃腸損害。胃腸系統的損害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如腹瀉、胃痛、惡心等。
3 肝膽
胎兒、新生兒肝臟體積相對較大,占體重的1/20;兒童期肝臟絕對重量和體積不斷增大,但其相對體積和重量卻不斷減少。肝臟是體內代謝最主要的器官,有多種多樣代謝功能,新生兒肝臟對外來物質代謝能力較弱。若超劑量、合用藥物或亂用中草藥,可能導致藥物性的肝損害,導致肝功能異常,出現厭食、乏力、黃疸、肝區隱痛和肝大等癥狀。
4 泌尿
新生兒腎功能的成熟過程需要8~12個月才能達到成人水平,很多家長在兒童感冒咳嗽稍微有些體熱時就使用解熱鎮痛藥,造成腎臟損傷、腎小管損害、血尿等。國內外已有數據表明,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的腎臟損傷,感冒通能引起兒童血尿。
5 血液
解熱鎮痛藥、鎮靜劑、抗結核藥、抗癲癇藥等,可由于藥物本身或使用不當而對小兒血液系統有損害。
6 全身
全身性損害主要表現為過敏性休克、過敏樣反應、發熱、寒戰、紅頸綜合征等。
小寶在吃了退燒藥后又出了一身的紅疹,他兩個月前也發生過一次。可他才1歲半,不會說話,只會哇哇大哭。小寶的媽媽手忙腳亂。“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向兒科醫生求救。
兒科專家指出,由于兒童藥物代謝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腎功能發育不完善,藥品清除能力差,對藥品的敏感性較高,藥品不良反應極易發生。近年我國兒童(1天~18歲)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7%,不良反應中,皮膚損害占64.0%,全身性損害占11.5%,表現為過敏性休克、發熱、呼吸困難、短時意識喪失等。對孩子來說,生病很危險,但吃藥也有風險!
寶寶慎用中成藥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藥物過敏反應是西藥的問題,好像中藥、中成藥不存在類似問題。其實某些中藥也會產生藥物過敏反應。
朱美華告訴記者,中成藥一般有口服藥和針劑。其中口服藥給兒童用,要越簡單越好,即盡量只用一種中成藥,不要幾種中成藥一起吃,因為多種中成藥藥效成分很可能疊加,一起吃會超量。朱美華認為,某些中成藥提取中藥針劑,制作過程很難保證高純度,雜質的存在容易導致孩子藥物過敏。在魚腥草、清開靈、雙黃連注射液曾發生過危險事件后,兒科現在已很少用了。
多用單方藥 少用復方藥
大多數兒童使用的OTC感冒藥,都是含有退熱藥、抗組胺藥成分,或是止咳嗽藥和祛痰藥等復方制劑。由于復方制劑的藥物也越來越多,一種藥物含有多種成分,同時可以起到多種作用。不過,“復方制劑對兒童并非最好的選擇”,藥物的成分越多,使用的藥物種類越多,因此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專家主張,兒童最好服用單方藥,盡量少用復方藥。同時,有些醫生和家長在給孩子用藥時,一般是一兩種主要的藥物,再加上幾種輔助治療藥物,一些專家也提醒,為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少用輔助治療藥物。
這些藥,寶寶悠著用
嬰幼兒時期禁用或慎用的藥物有:
一、對肝臟有損害的藥 磺胺類、紅霉素、四環素類、抗結核藥、止吐藥等。使用時劑量宜偏小,不可長期使用。
二、對腎臟有損害的藥 氨基糖甙類、磺胺類、頭孢菌素類、解熱鎮痛類、抗癲癇藥等。用藥時需精確計算劑量,療程不宜長,用藥期間觀察小便,必要時做尿常規化驗。
三、對消化道有損害的藥 解熱鎮痛藥、補鐵生血劑、激素類、口服抗生素等。用藥期間觀察大便,必要時做大便化驗。
四、對血液系統有損害的藥 解熱鎮痛藥、鎮靜劑、抗結核藥、抗癲癇藥等。用藥期間觀察小兒臉色、精神狀態,心要時做血常規化驗。
五、對神經系統有損害的藥 氨基糖甙類、抗結核藥、氨茶堿等。用藥期間注意小兒聽力、皮膚感覺、動作協調等方面有無異常,發現異常立即停藥。
六、對骨、牙齒有損害的藥 四環素類、激素類、喹喏酮類等。小兒慎用或禁用。
七、可致過敏反應的藥 青霉素類、鏈霉素、磺胺類、解熱鎮痛類等。可導致致命性休克、剝脫性皮炎、皮疹等。阿司匹林可誘發或加重哮喘,哮喘患兒應慎用。
兒童用藥安全 你是達人還是菜鳥
(1)孩子咳嗽、發燒、流鼻涕、拉肚子后,你怎么做
A。去醫院
B。自己去藥店買藥
C。先把上次醫院開的沒吃完的藥吃完
點評:去醫院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醫生能辨別病情,對癥對因用藥。最好能固定看一兩個醫生,這樣醫生對孩子的病情熟悉,治療更有的放矢。另外,藥店購藥的話要選擇兒童適用的藥品。如果吃上次沒吃完的藥物,這樣不合理,因為每次生病的情況不相同,藥物也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長而變質。
(2)如果你常去藥店買藥,是經常換藥物品種,還是只買固定幾種你認為有效的
A。經常換
B。固定幾種
點評:如果給孩子常用的藥物效果好,可考慮固定幾種藥物,因為經常更換藥物,會增加不安全或者過敏的風險。但是,抗生素類的藥物除外,因為長期固定用一種抗生素容易產生耐藥性。
(3)孩子生病,幾乎每次都給她(他)吃頭孢類、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嗎
A。是
B。否
點評:抗生素濫用的問題非常嚴重,其實,抗生素只是對細菌感染的疾病有效,對病毒感染幾乎無效。孩子感冒發燒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明確是細菌感染才可以用抗生素。抗生素用多了,最后越用越高級,孩子以后可能無藥可用。
(4)你會把成人的藥減量后給孩子吃嗎
A。會減量
B。不會減量
C。從不給孩子吃成人藥,除非醫生開的
點評:兒科的藥物比成人復雜得多,不管是否減量都存在問題。有些情況下自行減量反而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劑量而容易產生耐藥。有些成人藥物不減量,兒童服用后就可能過量帶來危險。
“很多家長認為,兒童用成人藥,就要依據孩子的體重不同進行換算。臨床上還看到孩子們常常需要吃1/4片、1/8片的藥。”醫生稱,按成人“縮小版”給兒童用藥極不科學。但現下兒童專用的藥物較少,很多情況下不得不成人藥物減量服用。
(5)孩子去醫院看病,你更愿意用哪種治療方式
A。打吊針。孩子不打吊針病好不了,或好得慢
B。吃藥。中藥、西藥、中成藥都行
點評:別把吊瓶神話了。事實上,一個孩子從患病到治愈往往需要5~10天。還有,口服藥物要經過消化道的處理和吸收,有一個過濾和解毒的過程,而打吊針,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危險系數要大得多。
(6)下面哪種服藥方法是可行的
A。捏住兒童的鼻子喂藥
B。將緩釋片碾碎給兒童服用
C。中藥湯藥太苦,服時加點糖
D。將分散片溶于溫水中服用
E。將膠囊拆開給兒童服用
F。藥片讓兒童當糖吃,干嚼干吞
G。讓兒童用果汁、茶水或牛奶服藥
點評:A的方法,兒童只用嘴巴呼吸,這時藥物容易嗆進氣管和支氣管,輕則引起劇烈咳嗽,重則發生吸入性肺炎或藥片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B和E的方法是同樣的問題,兒童可能會出現由于藥物味苦、難聞,或刺激口腔黏膜、胃黏膜而引起惡心、嘔吐、腹痛、食欲不振。同時藥物可能被胃酸破壞,需要腸溶的藥物卻在胃中溶解,不能很好地被吸收。
C的做法要看情況,涼性藥物可適當加一些白糖,熱性的藥物可加適量的紅糖,但有些中藥利用苦味達到藥效,不能加糖。能否加糖要問醫生。F這種吃藥方法易使藥物滯留在兒童的食管中,造成兒童食管黏膜損傷、出血。
讓兒童用果汁服藥,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腸吸收。有些藥物在酸性環境中副作用增強;某些堿性藥物更不能與果汁同時服用,因為酸堿中和會使藥性大減。用茶水或牛奶給兒童服藥其中的一些成分可與藥中成分發生反應,使藥物減效甚至失效。牛奶中含蛋白質、脂肪酸多,可在藥片周圍形成薄膜將藥物包裹起來,影響機體對藥物的吸收。正確答案是D。
(7)兒童感冒發燒時應采取的方法(多選)
A。不要急于用藥物退燒,及時去醫院診治
B。多喝水、合理飲食
C。發燒超過38.5攝氏度再用退燒藥
D。用冷毛巾敷額頭幫助退燒
E。退燒藥一天多用幾次沒關系
點評:ABC都對。D不對,因為孩子如果發熱,建議用溫毛巾敷額頭,別用冷毛巾,用溫毛巾能幫助發汗而退燒。另外,退燒藥的使用也要注意4~6小時才能用一次,一天不要超過4次,否則會藥物過量。退燒也不是退得越快越好,退得快容易出汗多而導致孩子抽搐、脫水。一般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內從高燒退下來比較適宜。
(8)給孩子用藥,你有自覺或不自覺增加藥物量或重復用藥嗎
A。孩子好得太慢,為好得快一點增加了藥量
B。到藥店給孩子買藥,中成藥、西藥搭配,以為效果好,可是沒有仔細看藥物成分和作用。
點評:自行增加藥量顯然是不妥的,但自己給孩子買藥,如果不仔細看藥物成分和作用也可能出問題。比如,一些中成藥中間有加一些西藥成分,如果,你此時還吃了有同樣成分和作用的西藥,就可能造成藥物過量。如果吃了西藥退燒藥,還吃感冒退熱作用的中成藥,會導致用藥重復。
(9)下列哪種藥品兒童不能服用
A。氧氟沙星
B。苯巴比妥
C。阿莫西林
點評:氧氟沙星、氟諾沙星、環丙沙星等都屬于喹諾酮類藥物,兒童必須慎用,最好不用。這類藥物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苯巴比妥也要慎用,因為對智力有影響。阿莫西林是最常見的抗生素類藥物,只要對青霉素不過敏,可用。但也有研究表明,阿莫西林會導致小孩子出現“牙氟中毒”,尤其是出生后3—6個月內服用過阿莫西林的孩子門牙氟中毒的風險是其他孩子的兩倍。任何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10)下列哪些抗菌藥不宜兒童使用
A。四環素類
B。慶大霉素
C。氟喹諾酮類藥
D。氯霉素類
E。以上都是
點評:四環素容易導致“四環素牙”,慶大霉素曾經是導致耳聾的罪魁禍首。氟喹諾酮類藥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氯霉素對造血系統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正確答案E。
(11)兒童相對安全的眼用抗生素
A。慶大霉素
B。紅霉素
C。氯霉素
點評:紅霉素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對于兒童相對安全。正確答案B。
(12)兒童吃藥后,你會觀察孩子的哪些情況(多選):
A。癥狀有沒有緩解,藥物是否有效
B。精神狀態好不好
C。有沒有腹瀉、肚子痛、出皮疹、哭鬧、不想吃飯等異常反應
D。認真看藥物說明書,并觀察孩子有沒有上面列出的不良反應
點評:有經驗的媽媽以上問題都會觀察,因為用藥后既要關心療效,還要注意不良反應,只有多注意觀察,才能及時發現藥物是否對癥,才能及時發現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
總結
經過這12道題目的自測,你答對了幾道?如果答對10道以上,說明你非常重視孩子的用藥安全,也懂得一定的知識,是個合格的媽媽。如果答對不足8道題,說明你需要好好加強,如果不足6題,看來,你是用藥安全的菜鳥級媽媽了,要趕緊學習。
點評專家:南方醫院藥學部博導 李國鋒教授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藥師 丘振文
下一篇:緩解寶寶感冒的十種小偏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咳嗽分寒熱 用藥有區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