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醫院里,很少看到獨自就診的病人,相反,他們身邊總會跟著一兩個親戚朋友。這些陪診家屬盡職盡責地陪伴在病人左右,跑前跑后地忙著掛號、繳費、拿藥。但這支“陪診大軍”在讓病人感到心理安慰的同時,也在無意間讓許多醫院不堪重負。
家屬陪診 千萬別幫倒忙
生活實例:5歲的陽陽因為燒得厲害,一早就被父母帶到北京兒童醫院掛號候診。在排隊候診期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斷打電話詢問情況,聽到電話里寶貝疙瘩的哭聲,幾位老人放心不下,也冒雪大老遠趕到醫院,還拎來了奶瓶、玩具、尿不濕等。于是,一家六口人圍著孩子占據了候診室的一排座椅,焦急的老人一會摸摸孩子的額頭,一會跑到護士臺催促,加上孩子的哭聲,整個候診室顯得異常混亂。
事實上,“陪診大軍”不僅出現在兒科診室。在醫院門診樓,陪診家屬的蹤跡遍布各科室。一般情況下,候診室里只有一半是病人,剩下的都是陪診家屬。尤其在兒科、婦產科、手術室、急診等科室里,陪診家屬的人數更是病人的兩三倍之多。其中,四種情況下家屬陪得最多。一是孩子生病,經常出現全家出動的“盛況”;二是病人發生意外傷害,有外傷被送到急診時;三是病人被懷疑可能患有某種疾病,需要進一步進行醫學檢查時;四是病人正在進行手術時。
醫院并不歡迎陪診大軍
對于這支龐大的陪診隊伍,很多醫生都很無奈。其中,以下兩種情況最讓他們“頭疼”。
隨便插話影響醫生看病 有時一個病人有四五個家屬陪,問個病史、癥狀什么的,大家可能都爭搶著回答,或在旁邊插話詢問,往往會耽誤寶貴的就診時間。
吵吵嚷嚷影響就醫秩序 醫生在為患者看病時,經常會有家屬探頭探腦,或推門就進。有時候,家屬嫌等候時間太久,還會在候診室和護士發生爭吵,甚至有些陪診人員抽煙、大聲喧嘩等。
聰明家屬如何陪診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病人尤其是急診病人“單獨行動”尚有一定困難,但過大的人流量無疑會增加交叉感染的幾率,加重醫院負荷。那么,如何做個聰明的陪診人呢?
三類病人必須有人陪 老人、兒童、危重病人必須有人陪,而且最好是年輕人。但危重病人的陪診人數最多別超過4個,一般來說兩三個足以應對各種情況。輕癥病人的話,能不陪就不陪,陪的話一般一個就行。
提供、記住關鍵信息 醫生問診時,陪診人員應協同病人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包括癥狀、發病時間、過敏史、服用藥物等。如果是多人陪同,則需注意不要七嘴八舌一塊說,否則不僅無法提供準確的信息,還會耽誤就診時間。應該在病人自述之后,陪診人員按需要進行補充。在看病過程中,還應將藥物如何使用、各類注意事項等關鍵信息記牢。
務必留意病人體征 陪診也是有技巧的,比如,細心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如呼吸、脈搏、血壓等等,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報告。此外,陪診人員應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不擾亂診療秩序,不抽煙、喧嘩等,共同維護就診環境。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醫患關系辦公室主任 曾慶
下一篇:父母總吵架 孩子易生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隨便給孩子喂“小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