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1月,即將進入小兒秋季腹瀉的高發期。到了這個時候,有經驗的媽媽都會嚴陣以待。不過,每年中初次發病的患兒仍然是大多數,對于這些媽媽而言,基本都是臨時抱佛腳,等病來了才知道厲害,又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應對。結果孩子一拉就是十天半個月,吃盡了苦頭。專家表示,小兒秋季腹瀉盡管是常見病,每年仍有重癥病例發生,患兒可因腹瀉引起中毒性腦病、抽搐等,脫水嚴重也會造成囟門凹陷,對孩子的健康極為不利。家長最好提早做好防范措施,阻遏小兒秋季腹瀉的發生。
空氣中飛沫傳播是主要感染源
一說腹瀉,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吃壞肚子了”。用這個來套用小兒秋季腹瀉的病因,卻是錯誤的。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黃海說,小兒秋季腹瀉是一種腸道的輪狀病毒傳染病,和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不一樣,它的源頭并不是來自變質、被污染的食物,主要還是通過空氣里的飛沫傳播,患兒的玩具、餐具沾上帶有輪狀病毒的飛沫,也可能成為間接的傳播媒介。
小兒秋季腹瀉的發生與天氣轉涼有密切關系,家家關門閉戶,孩子活動場所也常常局限在室內,空氣流通性不好,病毒的生長和繁衍加快,疾病因此高發。在北方,小兒秋季腹瀉一般在立秋后多見,廣州因為天氣轉涼比較晚,要推遲到10月底才進入疾病高發期,直到來年的1月初才漸漸消退。患兒主要集中在6月齡到2歲之間,3月齡以內的小孩腹瀉可能是食物不耐受、消化不良等其他原因,而非輪狀病毒感染。
腹瀉多半發生在咳嗽、發熱之后
因為病毒感染的緣故,小兒秋季腹瀉還與一般腹瀉存在明顯差別,即通常先出現咳嗽、發熱、嘔吐,幾天后再突然腹瀉。“很多家長以為是吃藥引起的腹瀉,實際上病毒的潛伏期就是2-3天,過了這個時間,病毒就會發作。”黃海說,秋季腹瀉的大便要么呈水樣便,要么是蛋花湯樣便,患者病程平均為5-7天,有的孩子體質強2、3天就能好轉,有的卻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如中毒性腦病、抽搐、囟門凹陷等。
“每個孩子的病情都可能不一樣。不忽視,但也不要太緊張,才是正確的態度。”黃海表示,如果小孩三更半夜發病,只要沒有高燒、劇烈嘔吐的癥狀,可以先在家吃一點思密達止瀉,等第二天再上醫院看病。要是小孩有點嘔吐,也可以用抑酸藥止吐,同時配合一些益生菌藥物。“這個病很常見,社區醫院比較好的,不一定要到大醫院排長隊掛號。而且,對社區醫院的醫生同樣應該信任,若家長不理解,反而會讓醫生縮手縮腳,延誤病情”。
提前接種疫苗可以降低患病率
天涼如水,關門關窗可以防風保暖。但從小兒秋季腹瀉的預防來說,即使天氣很冷,也不適宜長時間密閉門窗,把孩子關在家里玩更是不可取。專家建議,最好早中晚都適時打開門窗透氣,晴朗天氣里多讓孩子到戶外活動,并做好餐具、玩具的清潔消毒,就能最大程度地減少病毒的侵擾。
不少家長提前給孩子接種秋季腹瀉的疫苗,黃海表示贊同。他說,接種疫苗可以使小孩增加一定的抵抗力,并且減輕一旦感染變成重癥的概率,還是有極大益處的。不過,接種疫苗并非100%免疫,每年的病毒都會轉型,所以,日常的預防措施還是要照樣做好。對蛋白過敏或在急性感染期的孩子不適宜接種疫苗,更要注意生活防范。
三個誤區
1、小孩拉肚子就不給吃東西
專家說:只要小孩能吃,就要鼓勵他吃,奶粉、母乳都行。如果拉的次數多,建議將奶粉改成不含乳糖的(止瀉)奶粉。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改吃加少許鹽的白粥。
2、怕小孩拉壞了,給瘦肉水喝
專家說:腹瀉患兒腸道消化能力下降了,應給予適當的清淡飲食。飲食油膩會進一步加重腸胃負擔,讓腹瀉變得更嚴重。
3、小孩吃不下東西就輸液
專家說:口服比輸液相對安全。若患兒能維持不脫水癥狀,而且大便次數不多,可以先口服補液鹽(沖水當茶喝)或糖鹽水。只有在患兒大便完全是水樣便、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又不能吃東西,甚至喝水都吐的狀況下,才考慮輸液。此時病毒有可能會侵襲心、腦、肝等重要器官,建議配合護肝藥物等。
一個提醒
腺病毒、星狀病毒、諾如病毒也會引起類似輪狀病毒的腹瀉癥狀,為保險起見,最好在醫生診斷后再用藥,切勿自己亂用藥而不到醫院看病。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導
受訪專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消化科主任 黃海
下一篇:你會給發燒孩子測體溫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咳嗽,你最想知道的5件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