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入冬后,氣溫驟降,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鏈球菌引起的猩紅熱是其中的一種疾病,由于猩紅熱傳染性強,有不少并發癥,家長必須加以重視。
猩紅熱的癥狀分三期
*前驅期:患兒起病很急,有發熱、頭痛、咽痛、全身不適。咽部及扁桃體充血水腫明顯,扁桃體上有點狀或片狀的白色膿性分泌物,易剝離。軟腭處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或紅疹。病初舌被白苔覆蓋,紅腫的乳頭突出于白苔之外,稱為白草梅舌。以后白苔脫落,舌面光滑鮮紅,舌乳頭紅腫突起,稱為紅草梅舌。頸及頜下的淋巴結腫大壓痛。
*出疹期:皮疹多在發熱第2天出現,在全身皮膚彌漫性充血潮紅的基礎上,有均勻和密集的紅色細小的皮疹廣泛分布呈雞皮樣,觸之似砂皮感,用手按壓可消退,去壓后皮疹又會出現。
*恢復期:體溫逐漸降至正常,皮疹在3~4天內消退,疹退1周后開始蛻皮,呈糠屑樣,重癥有大片狀蛻皮,可持續數周。
年幼體弱的患兒易引起敗血癥和腦膜炎。在恢復期可發生急性腎小球腎炎或風濕熱。
猩紅熱的家庭護理
*患了猩紅熱應臥床休息,這樣可以減少心腎及關節的負擔,避免產生并發癥。
*急性期飲食易高蛋白、高熱量的流質,如牛乳、豆漿、蛋花湯、藕粉等;高熱時注意補充水分及新鮮果汁;恢復期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半流質,如雞泥、菜粥、肉末粥、龍須面、蒸蛋等;病情基本好轉后改為軟飯,但不吃油膩及辛辣食品。
*因細菌多集中在咽喉及口腔部,所以清潔口腔很重要。大小兒用淡鹽水在早晚及飯后漱口,小嬰兒可用棉簽蘸溫鹽水檫口。
*出疹時患兒皮膚抓癢,如抓破會引起皮膚感染。可用溫水擦洗皮膚,將患兒指甲剪短。在出疹時不要用肥皂洗。
*家長要注意患兒的病情發展。發病時如有氣急、心慌、脈搏加快,可能患了心肌炎;如有關節紅腫疼,應懷疑有無風濕性關節炎;患病后期如有浮腫,尿呈茶色,可能是腎炎。以上病情應及時向醫生反映。
隔離消毒措施不可少
*患兒應在家休息,不要與其他小兒接觸。隔離期自發病日起,不少于7天。有化膿性并發癥的患兒需隔離到炎癥消退。
*托幼機構及學校內發現猩紅熱患兒,應立即隔離。患兒接觸過的食具、玩具、家具要消毒。室內要充分通風換氣,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鐘。
*家中患兒的鼻涕和痰要移到紙里燒掉。手絹要用開水燙。日常用具在太陽下暴曬,至少30分鐘。食具煮沸消毒。
*托幼機構的工作人員有扁桃體可疑帶菌的,要做咽拭培養,陽性帶菌者用抗菌素治療,連續用藥7天。
介紹幾種食療方
*五汁飲:取梨1個,荸薺5個,藕200克,麥冬15克,鮮蘆根50克。將梨、荸薺、藕去皮,將以上榨汁飲用。
*羅青飲:取羅漢果2個,青果【橄攬】3個。將羅漢果切片與青果同泡茶飲。
*綠豆百合湯:取綠豆50克,百合30克,糖12克。將綠豆、百合加水煮30分鐘,加糖食用。
復旦大學兒科醫院 時毓民教授
下一篇:幫孩子勤洗手,阻隔鉛中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咳嗽鼻塞時不要輕易用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