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8歲小男孩阿聰(化名)患有先天性泌尿畸形——隱睪,直到不久前才接受治療,專家從阿聰的肚臍開孔,順利實施手術治療。專家提醒說:隱睪屬于小兒常見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兩歲前治療效果最佳,往后拖延很可能影響未來的生育。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黃健介紹說,阿聰只有左側睪丸可觸及,右側隱睪一直潛藏體內多年,其父母一直未帶他到正規醫院專科接受處理。但是附睪久不治療,很可能引起癌變。在接受了單孔腹腔鏡手術后,阿聰很快便健康出院了。
一歲后睪丸未顯現應就醫
“隱睪在男嬰身上并不少見,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后醫生為其體檢即可發現問題,但臨床依然有大量未接受治療的超齡患者。這可能與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父母意識以及經濟能力等有關。”黃健介紹說。
據了解,隱睪癥是在胚胎發育期間,由于某種原因睪丸不降入陰囊而停留在腹腔內或腹股溝內,屬于常見小兒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其在新生兒期的發生率約為1.8%。“當然,不排除部分患兒的隱睪隨著其年齡增長會慢慢‘降落’出現,但父母觀察時間不宜太久,如果孩子超過一歲依然未發現睪丸顯現,則要接受醫療處理。”
晚治療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黃健表示,隱睪癥久拖不治,除了癌變幾率高外,最大的危害在于影響未來的生精能力。
“睪丸是產生精子及雄性激素的器官,如果小兒的睪丸不能及時降至陰囊,而停留在溫度較高的腹腔內,睪丸在腹腔中難以正常發育,該側睪丸在2歲后可喪失生精功能,患者成年后或成為不育患者。”
黃健表示,隱睪癥患兒最好在兩歲前采取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年齡越小,手術效果越好。
下一篇:調養小兒秋季腹瀉的藥膳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區別水痘和膿皰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