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病情】抽動癥【提醒】抽動癥常表現為肌肉收縮,如頻繁擠眉弄眼、吸鼻子、干咳、搖頭晃腦,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強迫癥等。
17歲的小豪正在讀高二,從小就不“穩當”,用他爸爸的話說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上課時坐在凳子上總是不停晃動,還時不時地提一下凳子。“上個學期,我給他買了7個凳子都被他搗鼓壞了。”無奈,小豪爸爸帶著孩子從洛陽到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找馬丙祥教授求助。
在馬教授的診室,小豪不停地動,還不斷地從鼻子里發出“吭吭……”聲。
“也不知道他怎么學會的這些壞毛病,在家吵也吵了,打也打了就是改不了。”小豪爸爸苦惱地說。
經過診斷,馬丙祥認為小豪患的是抽動癥,但并不是他爸爸所說的壞毛病。
“抽動癥常在2~21歲發病,發病原因目前并不清楚,可能跟出生前后缺氧、黃疸等腦損傷以及遺傳有關。”馬丙祥說,抽動癥表現為局部肌肉收縮抽動,如頻繁擠眉弄眼、吸鼻子、干咳、搖頭晃腦、口鼻發出聲音等,常被當作壞毛病。除此,抽動癥還會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以及強迫癥狀,如揪頭發、拔眉毛、聞手等;性格易沖動或特別內向膽小;品行方面可能會出現偷東西、打罵人等。
馬丙祥提醒像小豪爸爸一類的家長,孩子除接受正規治療外,家庭護理更重要,好的環境可能使抽動癥孩子自愈。應該給孩子寬松的環境,不要打罵,不要過分關注孩子的抽動癥癥狀;少讓孩子吃小食品和飲料,多吃新鮮食物;不讓孩子玩電腦,少看電視,因為屏幕閃光會引起腦功能紊亂,使注意力不集中,加重抽動癥。
下一篇:導致寶寶暈車的內因和外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上火的癥狀和引發病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