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扁桃體、喉部感染的總稱,簡稱上感。
是小兒時期常見疾病。如果感染很明顯地局限于上述某一部位,又分別命名為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
病因
病毒感染的占90%。主要包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另10%主要為細菌及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營養不良,機體免疫力低下的小兒易患上感。
癥狀
病原體感染后約7天發病。輕癥患者僅有鼻塞、;流涕、輕咳、咽部不適、不發熱或低熱,整個病程3~5天。重癥患兒上述癥狀加重,高熱達40攝氏度以上,甚至在高熱初期出現高熱驚厥,頭頸疼痛、周身肌肉關節酸痛、嗜睡、煩躁、咳嗽頻繁、咽部腫痛影響吞咽、食欲不振。少數是患兒可有嘔吐,腹瀉,腹痛。查體僅能發現咽、扁桃體紅腫,頸部頜下淋巴結腫大。檢查心、肺、腹均無陽性發現。
一些病毒性上感可以出現各種形狀的皮疹,另一些病毒可以有特殊的表現。例如柯薩奇A組病毒易發于夏秋季,除一般上感癥狀外,咽部充血明顯,咽腭弓、懸雍垂,軟腭等處有小米粒或綠豆大小皰疹,皰疹破潰后局部形成小潰瘍,劇烈疼痛使小兒不敢進食進水。病程約一周,臨床上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另有一種上感,臨床上診斷為咽—結合膜熱,由腺病毒3、7型引起,常發生于春夏季。主要表現為高熱、咽痛、咽部刺痛、眼結膜充血、流淚、流涕形成一種特殊面容。病程約7~10天左右。
治療
1、患病后注意休息,居室要保持有一定濕度的清新空氣。多飲水,吃清淡并富有營養的飲食。
2、對癥處理:高熱服退熱藥;鼻塞可用0.5%新霉素—麻黃素點鼻;咽痛可服口含片。
3、抗病毒藥物有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可口服,滴鼻或靜點。重癥病人或懷疑為細菌感染出現并發癥,可使用相應抗生素治療,常見藥物為復方新諾明,青霉素,大環內酯類(紅霉素或羅力得),第一代孢菌素等治療。
4、中醫藥治療:尤對病毒感染可以取得良好療效,可按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對癥給藥。
預防
增強體質是預防上感的關鍵。
1、平時注意體育鍛煉,經常到戶外活動,加強耐寒鍛煉,如經常用涼洗臉等,提高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2、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或用醋熏蒸,,減少病菌。
3、家庭成員患感冒時,應與小兒隔離。流行季節不帶小兒到人多的場所。
4、平時不宜穿衣過多,隨氣溫變化和幼兒活動情況及時穿脫衣服,出汗時應及時擦干,防止過熱或受涼誘發疾病。
5、注意小兒營養和勞逸結合,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6、服用“四根”姜湯(大蔥根、香菜根、蘿卜根、白菜根、生姜),用水煎當茶飲,每天1次,連服3天。
7、對于體弱及反復患感冒小兒,可在冬春季服用左旋咪唑,劑量3毫克/公斤/日,分3次服,每周連服二日,停5日,共持續3~4周,白細胞少或肝功能減退者慎用。
下一篇:恒牙胚未形成含氟牙膏應慎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警惕:玩具噪音傷寶寶聽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