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9月開學季,在學校門口等著接送孩子的祖輩再次成為一景。除了日常的“買汰燒”之外,66歲的陳奶奶還為孫子充當陪讀,上過奧數、英語、鋼琴、黑管、圍棋、美術、書法等多個培訓班,自稱“凡是孫子學過的都會”。
雖然很多人忍不住要問一句“您這樣累不累啊”,但在以 “溺愛”、 “包辦”為主流的隔代教育經常受到爭議的當下,這樣一位“萬能奶奶”的出現,并不完全是件壞事。首先是從新聞中看,這位奶奶自己還挺樂在其中,并不像外人想象得那樣不堪重負,再說多學點知識、多動點腦筋,對老年人來說也是一種鍛煉,也豐富了老年生活。事實上有很多父母也都嘗試著跟孩子一起學習,但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都沒有 “萬能奶奶”做得這么到位。其次從孩子的角度來說,現在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之重眾所周知,有個家長能全面陪讀,不僅能跟自己討論功課,還能切實感受孩子的辛苦,如果家長自己都覺得吃不消,那么考慮為孩子減負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不過,“萬能奶奶”再好,也無法成為一個可以普遍推廣的樣本。畢竟每家老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興趣愛好不同,就算是“萬能奶奶”自己,她的孫子現在才上小學四年級,奧數之類的學習班,她努力一下,還能跟得上。隨著題目加深,比如孫子上了初中之后,恐怕奶奶就很難“萬能”了,到時候,孫子的學習又該怎么辦?
隔代教育中的越俎代庖現象,已多次受到教育專家的抨擊。這則新聞中也提到,很多興趣班上都有白發(fā)蒼蒼的祖輩前來旁聽,老師感慨 “有些老人學得比孩子還要認真”。這些“萬能老人”的想法很簡單:自己多學一點,回家看到孩子不會了,還可以教教,也不枉花了高額學費。只可惜,這種苦心到了孩子那里,往往會流于“無所謂”。 “有些老人學得比孩子還要認真”,這句話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如果孩子上課時心不在焉、興趣缺乏,陪讀的老人再專心致志,又有什么用?他們總不能代替孩子上考場吧。
“我多努力點,孩子就能更出色一些”,大多中國家長都說過類似“萬能奶奶”的這句話。從實踐來看,“萬能奶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毋庸置疑,不少家長的“努力”卻以失望告終。家長辛辛苦苦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請最昂貴的家教給孩子補課,卻忽視了最關鍵的因素:孩子自己的興趣和意愿。因為孩子的不配合,家長們自以為是的 “努力”,不僅難以收獲孩子的“出色”,沒準兒還換回來一句“父母皆禍害”的埋怨。
這年頭,“萬能家長”確實難得,但培養(yǎng)一個“萬能小孩”則更難。從長遠出發(fā),聰明的家長還是應該探索如何培養(yǎng)孩子自覺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讓孩子自己“能”起來。
下一篇:潮媽不靠譜的“育兒陋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我家寶貝是“磨娘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