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很多時候,意外發生了,爸爸媽媽才追悔莫及:“早知道會這樣,我們就……”其實,如果采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絕大多數意外事件都能避免。我們分析了一些居家意外發生的原因,一般而言,下面4個因素碰在一起,意外就發生了。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的《兒童家居用品安全——兒童傷害狀況和家長認知報告》顯示:
61.2%的兒童傷害發生在家中。
在家中,兒童經常發生的傷害主要有:跌倒/墜落25%、燒傷/電傷16.7%、銳器傷9.1%等。
超過70%的家長不會定期對家居用品及其擺放進行安全檢查,其中7%的家長從不檢查。
近80%的家長不清楚如何對家居用品進行安全檢查。
家,常常給人溫暖而舒適的感覺;然而,對于小寶寶而言,它卻潛藏著種種隱患。那么如何給寶寶一個真正安全的家呢?
警惕居家容易發生意外的4個因素
1. 寶寶身邊有危險物品存在
藥盒、藥瓶、化學試劑。這些物品如果被寶寶隨手拿來吃,后果不堪設想。
水。隨手可及的熱水會燙傷寶寶。浴缸里的水,只需要2厘米左右深就可能使一個嬰兒溺水;只需2分鐘,嬰兒就可能在水中失去知覺。
電源插座。寶寶開始用手指探索世界的時候,最喜歡用手去鉆洞洞,鑰匙孔、瓶口、紐扣洞……都是他們的最愛。當然,他們對電源插座的洞洞也充滿了好奇。如果電源插座沒有進行安全保護,容易引發觸電危險。
電器。工作中的電熨斗會燙傷寶寶。電扇運作的時候,如果寶寶手伸進去會被割傷。電熱水壺工作時,滾燙滾燙的,也會燙到寶寶。
易碎物品。日常生活用品在你眼里或許很普通,但在寶寶眼里都是新奇的,碰一碰、摸一摸、拍一拍,甚至扔一扔,這都是寶寶認識世界的開始。但玻璃制品、瓷器等易碎物品,很容易被寶寶砸碎,小碎片容易割傷寶寶,如果物件比較大,還會壓傷寶寶。
小顆粒物品。各類小豆子、小珠子如果被寶寶塞進了嘴巴、鼻子、耳朵,容易造成一定危險。
繩子。別看繩子柔柔弱弱,寶寶如果拿來當玩具,繞在脖子上,很容易造成窒息。
煙頭。煙頭尤其是還沒有被掐滅的煙頭,如果被寶寶撿起就會燙傷寶寶。
放置不穩的家具。小寶寶處于學爬、學步階段時,跌跌撞撞,如果撞倒衣帽架、柜子時,容易被砸傷。
尖利的物品。有尖角的家具、剪刀、刀、筆等,對寶寶而言,都是危險的。
2. 寶寶身處的環境缺乏保護
媽媽在廚房燒菜,廚房沒有鎖門。→寶寶有可能被燙傷
衛浴間沒有上鎖。→寶寶有可能滑倒
衛生間馬桶蓋子開著。→寶寶有可能跌入馬桶
滾筒式洗衣機的蓋子開著。→寶寶有可能把手或身體伸進去
電源插座沒有加保護套。→寶寶有可能觸電
誤以為裝了紗窗就能防止寶寶掉出窗外。→寶寶有可能高空墜樓
把寶寶獨自一人留在家里,包括寶寶熟睡時。→寶寶有可能發生任何危險
窗邊有可以攀爬的椅凳。→寶寶有可能跌落,甚至高空墜樓
地毯下沒有鋪防滑墊。→寶寶有可能滑倒
透明的玻璃門上沒有任何警示標記。→寶寶有可能撞在玻璃門上
床邊沒有防護欄。→寶寶有可能跌落
3. 寶寶對家中隱藏的危險一無所知
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任何事都沒有預見,不會事先防范,更不能理解某個行為會發生怎樣的結果,也不知道何為“危險”。他們特別需要爸爸媽媽的保護。等寶寶長大些了,懂事了,爸爸媽媽要及時把家里的危險隱患一一告訴他,并告訴他預防方法和急救措施。
4. 照看寶寶的大人缺乏警惕性
出現以下情況時,往往會讓照看寶寶的大人警惕性下降或顧不上寶寶——
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們忙著招待客人。
全家剛剛從外面回來。
大人忙著做飯或其他事情。
家里剛換保姆,保姆不熟悉家里環境。
爸爸媽媽關系緊張,心情不好,照顧寶寶時心不在焉。
負責照顧孩子的爺爺奶奶精力有限,看護不當。
家里有人生病或發生其他嚴重的事情。
家庭環境發生變化,如搬家等。
寶寶家居高發事故分齡提示
臥室
客廳
廚房
浴室
抬頭翻身期
(0~6個月左右)
被子窒息;
繩帶纏繞;
床鋪墜傷。
沙發墜傷;
玩具傷害。
熱奶燙傷;
誤吞誤食。
浴缸溺水。
坐立爬行期
(6~10個月)
床鋪摔傷、撞傷。
沒有固定牢的輕巧家具翻倒砸傷;
藥品、化妝品誤食傷害;
帶玻璃的家具撞擊傷害;
通電插座觸電傷害;
誤食細小物。
飲水機熱水燙傷。
浴室金屬部件灼傷。
站立學步期及之后
(10~18個月以后)
無欄桿的飄窗墜傷。
鞋襪不合適導致摔傷;
被房門或櫥柜門夾手;
拉扯桌布導致砸傷或燙傷。
瓷磚濕滑導致滑倒;
刀具刺傷。
瓷磚濕滑導致滑倒。
居家危險一一排查
現在讓我們走進家里的每個房間,去看看哪里有危險,如果你想查得更仔細,不妨蹲下身,以寶寶的高度、寶寶的視角去細細觀察,或許收獲更多哦!
嬰兒房(臥室)
安全隱患:窒息、跌落、燙傷、空氣污染……
安全解決方案:
第一部分:預防窒息
嬰兒床上不要放置任何塑料包裝材料和有縫口的包等,如果這些東西蓋住了寶寶的口鼻,可能引起嬰兒窒息。
嬰兒床上懸掛玩具的繩子不能超過20厘米,如果纏繞在寶寶脖子上也會導致窒息危險。
任何蓬松柔軟的物品也不要放在嬰兒床上,如靠墊、圍巾、長毛絨玩具等,寶寶一頭埋在里面睡覺的話,就容易引發窒息危險。
寶寶的被褥不宜太柔軟,盡量讓寶寶臉朝上睡或側躺。
盡量讓寶寶單獨睡,不要和大人同床,因為大人的被褥會不經意間遮蓋住寶寶的口鼻,大人翻身時也會壓到寶寶。
媽媽如果躺著給小寶寶喂奶,一旦打起瞌睡就有可能使乳房堵住寶寶的鼻子和嘴巴,小寶寶又沒有足夠力氣推醒媽媽,就容易導致窒息事故的發生。所以,媽媽給小寶寶喂奶時最好抱起寶寶或坐著喂。
第二部分:預防跌落
嬰兒床不能放在窗口,否則孩子一旦學會爬后,會順勢爬向窗口,就會發生墜樓事件!記住:窗前永遠不要放任何家具。
嬰兒床的床架圍欄的板條間隔距離不能超過6.1厘米。
嬰兒床內使用硬床墊比較安全。床墊的高度要根據寶寶發育程度進行調整:寶寶會坐后,需要把床墊放低些;會站立了,必須把床墊放到最低或者換床,避免寶寶翻出小床。
定期檢查嬰兒床是否有損壞、松動、出現毛刺,一旦發現立即修補。
寶寶的床邊可以鋪個長毛絨地毯,即使不小心墜床也不致受傷。
寶寶床邊不能放置尖銳物品,否則墜床時容易被刮傷。
如果臥室在樓上,需加設一道安全門。
第三部分:預防燙傷(包括低溫燙傷)
要讓寶寶遠離取暖設備,防止寶寶因好奇觸碰到取暖設備而燙傷。
不要給寶寶用熱水袋取暖,容易造成低溫燙傷。
第四部分:預防空氣污染
寶寶出生前后,家里盡量不要重新裝修、添置新家具,看不見的甲醛等有害物質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如果非要進行,寶寶入住前,需要請專業人士對居家空氣進行檢測,一切正常,才能讓寶寶安心入住哦。
Tips:
在保護寶寶安全與好奇心之間
1歲左右的寶寶開始喜歡翻抽屜了。爸爸媽媽最好把小物件收拾起來,并上鎖。可以在衣櫥的最下方,留一個抽屜給寶寶,放些他喜歡的玩具或衣物,讓他盡情地“開開關關”、“倒進倒出”。注意:爸爸媽媽要經常檢查抽屜里的物品,不能留有小物件,否則被寶寶誤食,會造成一定危險。
衛浴間
安全隱患:溺水、滑倒、誤食、燙傷、觸電……
安全解決方案:
第一部分:預防溺水
平時請把衛浴間的門鎖上或用安全扣。
給寶寶洗澡時,大人千萬不能離開而把寶寶留在澡盆里,一秒鐘也不行。1歲不到的寶寶即使已經會坐在水中玩水了,但是一旦身體滑入水中,自己是爬不起來的,如果你離開,孩子就有溺水的危險。
在澡盆或浴缸里放一個可以吸在底部的橡皮墊,可以讓寶寶坐得更穩,以免滑入水中造成溺水。
馬桶對于1歲以上的寶寶而言,可是個大玩具。一旦寶寶因為好奇,伸頭去探索馬桶,很有可能因為頭重腳輕而一頭栽進馬桶,被馬桶里的那一點點水淹死。所以,請蓋上馬桶蓋,有條件的話可以加把安全鎖。
浴室里的浴缸、水桶、洗澡盆里都不能有積水,不使用時,水桶、洗澡盆等物品最好倒扣放置。
第二部分:預防滑倒
保持室內干燥通風,一有積水就及時拖干,防止寶寶進出時滑倒。
淋浴房外、浴缸外、洗手池邊最好都鋪設防滑地墊。爸爸媽媽要定期檢查防滑地墊的防滑效果,如果老化需及時更換。
浴室里穿的拖鞋都要特別防滑哦,你的安全也很重要,因為你抱著寶寶滑倒的話,受傷最嚴重的還是寶寶。
如果你和寶寶一起在浴缸里沐浴的話,事先在浴缸外鋪一條厚厚的干凈浴巾。在你們沐浴完要出浴缸的時候,請先把寶寶放到浴巾上,你再出浴缸,千萬不要抱著寶寶爬出浴缸,容易滑倒。
第三部分:預防燙傷
熱水器的水溫控制在45℃以下。如果水溫在60℃,1分鐘內,寶寶就會發生3級燙傷。
一定要先放水,再讓寶寶進入浴盆或浴缸。放水時,如果不是恒溫熱水器,先放冷水,再放熱水。
洗澡時,最好用毛巾裹住水龍頭,一來可以防止寶寶被撞傷,二來可以防止寶寶無意中打開水龍頭。
在浴室使用防水取暖器時,不要靠近寶寶,避免燙傷。
第四部分:預防誤食與觸電
浴室里的化學用品,包括媽媽的化妝品、爸爸的剃須膏、清潔衛浴用的清潔劑等,都必須妥善放置,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并上鎖。
淋浴房的玻璃必須是安全玻璃或貼有防爆安全膜。
洗衣機附近不要放置小凳子等物品,防止寶寶借勢爬進洗衣機。平時不用洗衣機時,一定要關好蓋子。如果洗衣機有兒童安全鎖,請鎖上。
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小電器要收藏好,不要放在浴缸附近,更不要在浴缸附近使用。如果寶寶在洗澡,你正在使用的電吹風掉進了浴缸,容易引發觸電事故。
浴室內所有的插座都要裝上安全護蓋,防止寶寶濕濕的小手伸進去,導致觸電。
放在浴室使用的取暖器必須防水,購買時除了咨詢店員,還要仔細看說明書,看其是否寫著“可用于浴室”。因為一些標有防水字樣的取暖器,可能只是防水滴濺而并不防水蒸氣,在浴室使用會有一定的危險。
下一篇:別把自己的“心愿”強加給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最喜歡媽媽做的十件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