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教育男孩時,總是有媽媽會為自己的吼叫找各種理由,總是有媽媽覺得如果不嚴厲地吼叫一番,家里那個調皮的小男孩就會不服管教。可是,管教男孩原本是有許多理性方法的,何必非得吼叫?教育需要智慧,所以媽媽需要先改變自己,然后再去改變男孩。
不能讓“都是為了他好”成為對男孩吼叫的理由
每一位媽媽都有一顆為了孩子好的心,但是卻不應該讓“都是為了他好”成為我們對男孩吼叫的理由。吼叫,其實并非真的“都是為了他好”!
生活中確實有那么一些媽媽不夠理性。
一位媽媽就曾很頭疼地說道:“家里有個男孩,那真是能鬧翻了天。他太調皮了,總是能闖出各種禍來。而且什么都做不好,總是給我找麻煩。一看見他又出問題,我就忍不住發火,好言細語跟他說,他是絕對聽不進去的,我看也就吼叫才能嚇住他,才能讓他乖乖聽話。”隨即,她話鋒一轉,脫口而出:“我還不是為了他好!”
看,“還不是為了他好”,多么堂而皇之的理由!
雖然,我們吼叫完了以后,那個調皮的小男孩看似在當時的確會變得安靜了一些,但這種安靜卻并不會保持很久。一段時間之后,他會依舊我行我素,因為他的內心并沒有“安靜”下來。我們自以為吼叫是為了男孩好,可他如此“不領情”,常常會令我們感到更加頭疼。想必很多媽媽對此會深有體會吧?
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吼叫只不過是在發泄我們的情緒罷了,只不過是我們自認為在為男孩著想而已。“為了男孩好”在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看到這里,也許有的媽媽很不服氣:“要不是為了他,誰會大發脾氣啊?誰會那樣子吼叫啊?”這話沒錯,但是我們吼叫的內容是什么呢?無非就是數落男孩的不是,并不斷表達我們自身的失望,同時還可能會嚴厲地要求他下次注意,或者給他一些懲罰。
我們表達出來的東西多半都與心情有關。這些我們想要告訴孩子的內容,為什么一定是要吼叫出來的呢?平靜地說難道就不能表達嗎?情緒越是平穩,話語就能表達得越清楚,反倒是激動情況下,越是難以控制言語的輕重。
情緒會傳染,情緒失控的媽媽往往會教出情緒化的孩子!
說得“狠”一點,吼叫只能體現一個人的無能,正因為無計可施,才只得選擇看上去很“厲害”的表面招數。長此以往,男孩難免就會認為“媽媽其實并沒有再多的法子教育我”,他的表現要么一如既往,要么變本加厲,最終將會導致我們對他的教育更難以實行。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男孩的服從只是一種表面服從,他可能只不過是因為恐懼才不得不服從的。而且,他也會記錄下我們大吼大叫的樣子,下次當他遇到某些問題時,他也將照貓畫虎地學我們的樣子用吼叫的方式去應對。
如果男孩學會了用吼叫的方式去處理問題,那么在別人眼中,他豈不是就會落得個“粗暴無禮”的壞印象。到了這個地步,難道我們還能說是在為他好嗎?
所以,別再用“都是為了他好”這樣的理由來“解釋”自己的吼叫了,更不要用這樣的理由去為自己近乎失控的行為去作掩護。若是真的為了男孩好,就該在教育這個問題上有更為深刻的思考。身為長輩,我們理應要有長輩的威嚴與智慧,教育男孩時,應該多動腦筋,多靜下心來去觀察,去了解,去學習,才能找到最適合解決男孩問題的好辦法。
本文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授權摘自《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實踐版)》
下一篇:巧用七招解決家長煩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善待男孩收集的小玩意兒,那是他的財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