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隔代教育大多失敗 只有30%成功
身為80后的年輕爸爸,李偉似乎已經從2歲的兒子身上看到了一些問題。他兒子在6個月大時被送到妻子的家鄉哈爾濱,由姥姥姥爺看管,他和妻子每 隔一、兩個月去看兒子一次。李偉最近發現,本應很調皮的兒子比同齡人“蔫”,膽小,不合群。李偉分析,“是不是和老人對孩子的溺愛有關,老人對孩子的過度 袒護和孤立導致他自理能力與交往能力很差。我們已經決定,不管以后多苦,等他3歲時就把他接回來。”
“中國人有隔輩帶孩子的傳統,但現代研究發現,隔輩帶孩子的成功率不超過30%。”孫云曉[微博]指出,調查發現由于溺愛,隔輩帶出來的孩子一般存在嬌 生慣養、任性、肥胖等問題,并容易給孩子帶來人格缺陷。岳文昊也強調,0至6歲孩子的學習特點是模仿,而老人一般動作遲緩、思維慢而偏激,這些都會“傳 染”給孩子。
趙曉剛也意識到老人的教育方式、說話方式等方面確實有些問題。“比如我們教育小孩要懂禮貌,老人會認為只要孩子不被欺負就行。”
孫云曉對此提醒,教育的有效性依賴于一致性,孩子的父母和長輩在孩子的教育管理方面應多溝通并形成共識,以免發生沖突讓孩子不知所措。此外,不管是否隔輩帶孩子,代理監護人都不要頻繁更換。
這樣的老人最適合帶孫子
1、身體健康,精力較好,心態年輕,樂于養育孫輩。
2、心理健康,情緒穩定,沒有精神障礙或偏差。
3、家庭和個人衛生習慣良好,不吸煙,不酗酒。
4、了解孩子的飲食營養和生活護理等常識。
5、性格開朗,人際交往能力強,不固執偏見,對孩子有耐心。
6、喜歡戶外活動,常帶孩子外出去認識周圍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能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
8、待孩子慈愛寬容,但不縱容、不溺愛,善于引導教育。
9、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身心變化,及時與孩子的父母交流溝通。
10、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識、新觀念,用現代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教育孩子。
下一篇:孩子,并非處處明著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懲罰孩子不宜用“假裝遺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