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人是否具有感召和喚醒大眾的能力,主要取決于表達力。出口成章是一個人在眾人中脫穎而出最快捷的路徑。
嘴巴能創造財富嗎?在眼耳鼻舌身5個財富密碼里,嘴巴是最具魔法和魅力的,它能吸引成千上萬人的耳朵。健談口才好的人能快速引起別人的興趣和關注,能說會道的人三五分鐘能搞定一樁生意,即便一貧如洗,憑口才也能衣食無憂。如果在戰爭期間,一個弱小的國家只需派一個能言善辯之人,僅憑三寸不爛之舌,不費一槍一炮,就可贏得百萬雄兵。
大家都熟悉《毛遂自薦》的故事,毛遂憑三寸之舌,陪趙國的平原君去楚國談判,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公關,不花一分錢,就憑一張嘴,大獲全勝。回國后平原君說“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立即提拔毛遂為一級智囊人物。
1971年,基辛格博士為恢復中美外交關系秘密訪華。在一次正式談判尚未開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尸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尸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愿意否?”
周恩來總理聽后,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么來交換?”
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
周總理哈哈一笑:“我當是什么,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
基辛格一驚,疑惑地問道:“怎么?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時候?為什么不公布?”
周恩來總理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我們早在5000多年前就公布了,就這位嫦娥飛上了月亮,還在月亮上建了個廣寒宮,我們還要派人去月亮上看她呢!”
周恩來總理機智幽默,談笑風生地應對國際間唇槍舌劍的談判,為中國在世界面前贏得泱泱大國的威望和聲譽。
語言能力是一個人對外交往和建立人脈的重要財富。中國有句俗話:“好人出在嘴上,好馬出在腿上。”語言表達能力強,可以幫助一個人注入三種能量:吸引力+影響力+傳播力。
好口才,能幫人改變命運
2010年,英國影片《國王的演講》榮獲奧斯卡4項大獎。影片根據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父親喬治的故事改編。喬治六世艾伯特童年時口吃,因照顧他的乳娘喜歡他哥哥,討厭他,經常懲罰他,因學語言關鍵期遭受壓抑,所以,一開口說話他就恐懼,不停地結巴。
他不喜歡王位,更不喜歡在公眾場合演講,可他即位后必須面對公眾演講。但他依然口吃,他的妻子找來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羅格醫生為國王治病。醫生從物理治療著手系統解決口吃問題:運動、加強呼吸、放松嘴部肌肉、加強舌頭的力量、繞口令,并通過心理療法排除心理障礙。
1939年9月3日,當德國沖破防線進攻波蘭,英法被迫向德國宣戰。喬治六世國王決定向國民發表演講:“在這個重要的時刻,我們被迫卷入沖突,我們必須保護自己,保護國家,如果你愿意,請拿出你的力量,我們必須堅強起來,抵抗世界上缺乏道德,沒有人性的人,一定要抗戰到底。”全國上下、城市鄉鎮、貴族平民、男女老少,都在傾聽國王的聲音。國王最后說道:“任務很艱巨,也許前方一片黑暗。如果大家都堅定信心,我們就一定會勝利!”
國王成功了。演播室門打開的那一瞬間,全國在為國王的演講鼓掌,而他從此改變了口吃帶來羞辱和恐懼的命運,開始用演講鼓舞英國人民保家衛國的士氣。
讓孩子能說會道,從動口學習開始
語言能力連帶一個人的多種能力,諸如“判斷力、理解力、想象力、表達力、溝通力”等等,所以,讓孩子富起來,讓孩子自信,先讓孩子積累語言財富和當眾演講的能力。
從雨奇會說話開始,我和她實施各種語言能力訓練,甚至鼓勵她模仿小貓小狗以及其他動物的叫聲,鍛煉耳朵細膩的分辨力和語言的模仿力。
10歲之前,孩子很少因數學、美術、音樂分數低而自卑,語言能力差,直接導致孩子自卑。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語言貧乏和單調影響思維的速度、深度和廣度;語言是人際溝通的載體,不善于表達或不會表達容易制造隔閡和誤解;語言能力是建立自信和勇于面對外部世界的內在力量。
在新加坡有位華裔女教師聽完我的演講,走上臺與聽眾分享她的經驗:“我有3個孩子,大女兒小的時候,我特別重視語言能力的訓練,用中國私塾的傳統誦讀法教女兒背誦古代經典篇章,背誦英文,經常和朋友聚會,組織孩子講故事、朗誦、演唱,大女兒的雙語能力都很強,上小學后,自信大方,當眾講話從不怯場,所以,學習不費力,工作后人際溝通能力強,職場發展也一路順利。
“二女兒和兒子出生后,我的工作比原來忙,他們兩個的事都交給保姆管。上學后才發現,他倆因早期缺少語言啟蒙和訓練這一課,學習比大女兒費力,膽子小、不自信,人際溝通能力也差。
“我一直在反思,三個孩子的天賦優勢自然有差異,但問題不是出在天賦上,而是后天的訓練。大女兒上學前能誦讀近百首古典詩詞、英語短文,二女兒和兒子上學前的知識儲存量幾乎不到她的三分之一,比起姐姐來,他們進校門的時候,可以說是‘窮孩子’。”
大聲誦讀,用富有節奏的語言朗誦,讓孩子傾聽自己的聲音,聲音從嘴巴出來,由耳朵錄制,這個看似簡單的說和聽的過程,激活大腦神經細胞中的神經元,以神速來傳遞信息,并且警醒神經突觸的快速鏈接,創造聽說的言語鏈。
大聲誦讀時,左腦輸入語言信息,轉化成語言符號進行儲存,聽見自己的聲音后,右腦快速轉化成圖像符號進行儲存,左右腦快速建立互動連接。大腦和心靈的能量高度匯集,激活腦神經元進行信息聯網,完成大腦的高速公路的建立。
現在孩子沒有誦讀、朗讀,學語言和英語都是啞巴學習法,只寫不說,語言學習靠耳朵,耳朵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不讓孩子開口學習,等于讓耳朵閑起來。
雨奇上幼兒園時是個膽小害羞的孩子,見到人不愛說話,開故事會讓她講故事聲音跟蚊子聲一樣小。上小學后,每天放學,不論我在做飯,還是洗衣服,都讓她做一件事:大聲朗讀中文或英文課文。開始她讀的聲音很小,很快,像念經一樣,只是為了完成任務。
有一天,她領回兩個同學來家里玩,我請她們背誦古詩,她們說背不下來,后來改成大聲朗讀,三個孩子打開書本,聲音特別小。我終于明白她們為什么沒有記憶,因為平時不動口學習。沒有大聲朗讀,我為她們提供了一套“動口+動耳+動腦”的聯動式學習方法,很快,她們就背下5首詩詞。
在家里,我經常設計找各種主題,鼓勵雨奇即興演講。如:用英語介紹父母親家族的歷史;開車遇到雨天,讓雨奇即興用英語介紹北京的天氣;如果她提出一個要求,必須一口氣說出5—8個理由來說服我等等。后來,我把教雨奇誦讀、演講,動口學習的方法帶進全國336所學校和幼兒園。
在山東曲阜書院街中心小學,戴荔老師的班是一個“亂”班,用她的話說:“40個人,來自8個村莊,八路八仙,每天過著同樣的海,卻各有神通,一上課就像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臺上老師聲嘶力竭,臺下無動于衷,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含蓄地‘夸獎’這個班的學生‘老實’,實際上就是‘死’,一潭死水。”
戴荔老師采用了我的“動口學習法”,在誦讀“月亮口袋書”時,注重動口、動耳,動腦的聯動式學習,在參與月亮創意活動時,鼓勵孩子學會“動眼、動耳、動腦、動手、動腳”參與。不到一年,這些孩子嘴巴靈了,課堂變成一湖吹皺的春水,浪花漣漪不斷。
這個班有個寫手,叫顏廷義。他母親說,從一年級開始寫日記,現在已寫了16本。可他課堂上不發言,平時不說話,第一學期的才藝展示會,他的聲音像蚊子聲那么小,本來背得滾瓜爛熟的長篇詩歌,背誦磕磕巴巴,臉憋得紅紅的,手和腿從開始一直哆嗦到結束。
戴荔老師第一個選他做“小月亮人”,晨讀領誦。第一周由他全權負責,每天一首,還要發現并推選下周的“誦讀之星”,他很快琢磨出快速誦讀法,先培訓班干部,由班干部帶小組,再舉行小組誦讀競賽,朗朗書聲成了這個班美妙的晨曲。
第二年六一兒童節,由他自編自導了一個小詩劇《我們在一起》,還組織了12個同學一起參與表演,臺上他聲音洪亮,淡定從容,與第一次登臺表演判若兩人。
一些孩子學習有困難,膽子小,自卑,不是智力出了問題,而是早期積累不夠,缺少語言能力訓練。
3歲前,一個積累500個詞語的孩子,與一個積累200個詞語的孩子,差距自然就出來了。
6歲前,一個讀過30本兒童讀物的孩子,與一個只讀過10本兒童讀物的孩子,已經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了。
12歲前,一個讀過50本課外書的孩子,與一個只讀過20本課外書的孩子,面對中學新加的課程、信息庫,思考力和聯想力已經不在一個平臺上。
15歲前,一個涉獵過古今中外自然和人文科學領域知識,閱讀過100本課外書,與一個只讀30本課外書的孩子,在接觸高中課程時,不但要省很多力氣,還會遙遙領先。
另外,據科學家研究,女孩子大腦的語言中樞神經比男孩子大23%,所以,男孩子語言發育比較晚,因此,早期語言學習中,鼓勵男孩子開口非常重要。通過各種有趣的語言學習,讓男孩兒和女孩兒一起訓練嘴巴的反應能力。
1.練大聲誦讀(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激活左右腦互動連接)
2.練說快板(快板是有節奏的語言,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和表達力)
3.練繞口令(舌頭的反應能力和咬字吐字的精準性)
4.練講故事(富有感情,入情入境的語言表達能力,激活左右腦的互動連接)
“有聲記憶、有聲思維、有聲創作”訓練法
讓孩子大聲誦讀古典詩詞,可以幫助完成多種訓練,比如記憶力、聯想力、表達力、專注力,還有,可以幫助孩子內置一個創意驅動盤。有的家長朋友問:“誦讀古詩詞和激發創意思維有關系嗎?”有關!
中國人早就發現,人的創意思維,通過文字語言可以保留在紙上,一首詩,就是一個創意思維導圖。誦讀或書寫一首詩,就是在大腦里內置創意思維導圖。
中國有兩句古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還有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首詩就是一個創意思維模板,誦讀你喜歡的大詩人的作品,隨時啟動左右腦互動連接。比如:我們一起讀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讀辛棄疾的詩,好像跟著他的腳步走進月夜,他邊走邊看,邊聽邊說,追隨他的視線,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在這首詞里,詩人的眼睛好像一個大穹幕,立體拍錄和放映哪些景象?
在很多所學校,我讓孩子拿出筆來,邊誦讀,邊快速繪制與詩人大腦聯網后的創意思維導圖。
1.誦讀說畫——有聲記憶訓練
嬰幼兒在學習語言時,獨創“有聲記憶+有聲思維+有聲創作”的語言學習模式。上學后,被格式化的教學模式給刪除了一半。
什么叫有聲記憶?有聲記憶就是大聲誦讀,讓耳朵聽見自己嘴巴發出來的聲音。記憶聲音,這是學習語言最簡單最好的方法。
為什么會有“啞巴英語”?為什么學了很多年英語,還是張不開口講話?問題出在耳朵和嘴巴之間的通道被堵塞。如果學習語言,只動眼睛看單詞,記句子,動手寫單詞和做試卷,口耳不聯動,耳朵聽不見自己朗讀說話的聲音,自然要變成啞巴。
2.聽詩說話——有聲思維訓練
什么叫“有聲思維”呢?有聲思維就是讓心和大腦的想法發出聲音來,通過聲音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大聲敘述一件事,繪聲繪色地描述一個人物,聲情并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再比如:當眾進行自我介紹,和同學一起討論問題,課堂發言,即興主持,在這些活動中,你要快速地把心里想的說出來,需要大腦快速幫助你編輯處理信息,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怎樣說生動,怎樣說有趣,邊說邊想的過程,不自覺地完成有聲思維的訓練。
3.聽詩編故事——有聲創作訓練
什么叫有聲創作?張開嘴巴即興講述故事,即興演講,可以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有快速組織語言的表達能力。平時多讀故事,然后練習當眾講故事和即興編故事,看見什么,即刻進行聯想創作。比如,春天帶孩子春游,看見被春風拂動的花朵和樹木,即興創編故事。
大聲朗誦,放聲歌唱時生命呈現開放狀態,身心律動,血液參與記憶。有聲“記憶+思維+創作”過程,快速啟動左右腦連接互動,以最短的時間實現“敘述+整理+加工+創作+表達”的五項思維訓練。
經常有一些孩子,覺得寫作難,拿起筆來搜腸刮肚,像擠牙膏那樣硬擠,問題出在哪里呢?用老百姓的話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如果肚子里沒貨,沒有讀過和背誦過大量的篇章,自己的大腦沒有和名人的大腦接軌和聯網,自然是下筆無神。
口為心之門,動口學習是訓練孩子多種能力的最佳途徑。既可以輸入富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信息,又能給孩子自信和當眾講話的膽量。
下一篇:美國:輕松養好孩子的40條經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式家教”嚴重跑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