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一種心理障礙叫“選擇困難癥”。
選擇困難癥是一種心理障礙,患上這種病,不論你有多高的智商、情商,都會不知不覺地被猶豫不決和后悔制造的困境掩埋,既難做大事業,也難成為富人。
“選擇困難癥”的直接后果為:不論做什么事,總是猶豫不決、顛來倒去、徘徊不定。得了這種病,不論你有多聰明,有多高的學歷,做事很難成功,也很難成為富人。因為機會就在你觀望和猶豫中一個個擦身而過。
雨奇7歲那年,有一天,從小賣部回來對我說:“媽媽,我今天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人有時用大腦想事,有時用心想事。心和大腦想的不一樣,它倆經常鬧矛盾。大腦和心擰著。有時候,不知道該聽誰的?!?/p>
“你這個想法是從哪兒來的?”
“今天,我在小賣部買東西,貨架上有很多東西,心說:多買幾樣吧。大腦說:這要花很多錢。大腦舍不得花錢??尚挠忠恢惫膭游屹I吧,買吧。你猜最后怎么樣?聽大腦的,心埋怨我,順從內心,大腦又不買賬。因為大腦和心總切不到一塊,所以,我在小賣店走來走去,最后,什么也沒買,結果大腦和心一起糾結。媽媽,能不能想一個辦法?讓大腦和心想到一塊呢?”
我一邊專心聽雨奇講,一邊心里暗自高興。7歲的孩子已發現了人會產生矛盾的現象,而且能分清大腦與心靈各有指令,互不相讓,這種自我沖突給她帶來煩惱,也讓她開始尋找幫助,選擇困難從那一刻開始了。
這是孩子心智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絕好的激活孩子選擇智慧的機會?!斑x擇困難癥”讓許多青年無所適從,其根源在于童年時缺少選擇和做決定的訓練。1—12歲是訓練孩子自主選擇的關鍵期,如果遇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并說出理由,就能輕而易舉地激活孩子的選擇智能。
選擇困難來自內心的糾結。不光買東西時會這樣,學習和做事,跟小朋友一起玩也經常會出現選擇困難。聽心的?還是聽大腦的?用有限的錢滿足無限的欲望,必遇到選擇,有選擇就有糾結,有糾結必有痛苦。
如何掙錢?花錢?管錢?
這些疑問和思考自然在頭腦里安裝了一個針對“錢”的專屬信息處理器。錢能激發孩子的潛能,也會帶來各種問題:人際關系,情感割舍,如何做決定等等。不論成人,還是孩子,遇到錢,必遇到煩惱、沖突和選擇。
選擇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一歲左右就開始彰顯。中國民間有一種習俗“抓周”:孩子滿周歲那天,父母在孩子面前擺放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諸如筆墨紙硯、珍寶玩具、服飾胭脂、瓜果點心等,看孩子抓取何種物件,以此預測孩子一生的性情和志趣。這種由父母導演的小孩子周歲儀式——叫“抓周”。抓周考驗一歲孩子的選擇力和決策力,而選擇決策是成敗的關鍵。
我有一個智商、情商極高的朋友,40歲時還不會購物,特別是買衣服,原因是從小到大她的衣服都是姐姐給買。當她40歲想自己買時,發現不會買了,在商店里走來走去,買還是不買,總猶豫不決,對衣服的好壞缺少判斷,價錢合不合算不知道,她經常把自己并不十分滿意的衣服買回家,穿上身試試,只要先生和女兒說不好看或太貴了,她就跑回商店去退貨。然后,再買,再退貨。
很多人的時間都浪費在猶豫不決上,拿不定主意跟缺少決策力有關。如果從小到大很少獨立擔當和做事,遇到事情就會猶豫不決。同樣,一個40多年沒有自己購物經歷的人,面對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智商再高也會挑花眼,掏錢時更難以做決策。
選擇是一種能力。12歲前,孩子憑本能選擇,這種原始的選擇里深藏著孩子的天賦優勢和興趣愛好。有的孩子對造型藝術或繪畫敏感,證明他空間智能強;有的孩子喜歡唱歌,聽一兩遍就能模仿,證明他音樂智能高;有的孩子對數字敏感,證明他數學智能高。尊重孩子的選擇,其實是尊重孩子的人權。
錢每天都在用不同的形象和言辭施教。錢有思維,錢有時能控制人的思維;錢有眼睛,錢可以引導你的視線;錢有雙腳,錢經常會管著你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做事猶豫跟性格有關,最重要的是跟早期的訓練有關。生活中天天都遇到選擇,只要父母留心訓練孩子,選擇能力就會提升。在雨奇小的時候,我經常和她做這樣的游戲:
當你口袋里只有5元錢,你選擇買一個玩具,還是選擇一套圖畫書?
當你受到打擊挫折時,你是選擇生氣和憤怒,還是選擇尋找幫助和支持的路徑辦法?
當你做錯事時,你是抱怨別人,還是反省自己?
每次選擇要求說出選擇的理由。
有一天,放學路上,我和雨奇一起做個選擇游戲:咱們現在到家還要走三站地,你有三個選擇:
1.坐公共汽車;
2.打出租汽車;
3.走著回家。
你先選,但一定要說出選擇的理由。
“媽媽,你能告訴我,走著、坐公共汽車和打車各需要多長時間嗎?”
“走著大約30分鐘,坐公共汽車中間要停兩站,最快大約要15分鐘,乘出租車最快要8分鐘?!?/p>
“如果我急著回家做作業,我就選擇坐出租車,但要花很多錢;走著回家最省錢,但時間太長;又省錢又省時間就是坐公共汽車了。那我選擇坐公共汽車吧。”
花一點時間和孩子做選擇游戲,每個選擇一定讓孩子說出其理由,這樣可以調動孩子快速動腦思考,訓練大腦快速自動構建選擇模板:
分析——面對現狀和有限的三項條件。
比較——時間價值?金錢價值?
衡量——時間成本?金錢成本?
取舍——省錢?省時?
選擇——省錢又省時。
7歲孩子在自主選擇的過程中,大腦會自動運行一種分析程序。這個程序是孩子通過思考一步步構建的,如果不讓孩子選擇,就沒有這一思考過程;如果沒有這樣的思考過程,大腦就無法構建選擇的模板;如果大腦沒有構建選擇模板,決策時就容易掉進自我折磨和自相矛盾的陷阱。
孩子具備選擇的智慧,所以,雨奇最后的選擇是“省時又省錢”兩全其美的上策之舉。
有個母親問我,要是孩子選擇坐出租車呢?
那就讓他講出選擇的理由,比如“孩子說為了省時間”,那就借此機會,一邊表揚孩子懂得珍惜時間,一邊和孩子討論為什么說“時間就是金錢”。
不論孩子做出怎樣的選擇,最重要是講出選擇的理由,這是游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講理由的過程,自然幫助孩子完成了“心腦合一”的訓練:
1.訓練大腦高速運轉,自動構建選擇模板和立體思維網;
2.訓練大腦篩選信息、比較和歸納整理的速度;
3.訓練“心腦協調合一”的速度;
4.訓練準確表達和果斷決策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選擇能力,每個孩子都擁有選擇的智慧。由于父母經常代替孩子選擇,所以,這種能力沒有機會長出來,等孩子長大步入社會,面對多種選擇時,才發現已經患上“選擇困難癥”。
要讓孩子知道,任何一個選擇都有上策、中策、下策三種,上策就是中國成語描繪的境界:兩全其美、一箭雙雕、一舉多得、一石多鳥。
中策和下策也許是不愿意接受的,但必須面對。
“選擇困難癥”病根就是童年無數次重復“聽大腦的,心后悔;聽心的,大腦后悔”的經歷。其結果,不論怎樣做都后悔。
愛后悔的人喜歡裹足不前,缺少冒險和挑戰精神。
愛后悔的人易患焦慮癥和抑郁癥。
愛后悔的人經常和機遇失之交臂。
所以,愛后悔的人總是和財富無緣,和成功無緣。
當你受到打擊挫折時,你是選擇生氣、憤怒、抱怨,還是選擇尋找反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人生的路來自正確的選擇。
讓孩子遠離“選擇困難癥”,就要在記憶里刪除“后悔”這個詞,但這并不容易,因為“后悔”中含有負面情緒和消極心態,久而久之,會變成引誘的陷阱,一旦掉進去,便不能自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通過一件件小事訓練孩子選擇,給孩子自己決定的機會。
讓孩子學習自己做決定,一個人的選擇能力,是在生活中訓練出來的,而家庭是最好的課堂。
下一篇:孩子喜歡什么樣的家庭環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這十個時機見效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