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有時,我的女兒似乎故意和我作對,這是對我耐心的最大挑戰(zhàn)。在您業(yè)務通訊的啟示下,我決定做一個試驗。當她和我作對時,我便走到她身邊,對她熱情擁抱,然后告訴她我多么愛她。接下來,我會以溫和的口吻再次重復我的要求。這種嘗試產(chǎn)生了奇妙效果,我的血壓迅速下降,她的行為也發(fā)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僅僅一個簡單的擁抱,她便從桀驁不馴轉變?yōu)榭释浜稀?/p>
——克莉絲汀,一個3歲女孩的母親
親子關系需要維護的最明顯證據(jù),是孩子桀驁不馴的行為。孩子關注的焦點永遠與成年人不同,但是他們內心希望與我們保持良好關系,希望與我們合作。如果他們有不聽話的表現(xiàn),說明親子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因此,桀驁不馴并非自律問題,而是關系問題。
小孩子非常容易原諒他人,渴望獲得父母的認可,至少某些時候希望與父母保持親密關系。因此,大多數(shù)父母認為,他們與孩子的關系很好。我們當然知道,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盡管我們會發(fā)脾氣。但是,當孩子上六年級后,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國孩子認為,他們與父母的交流是積極的。
如果你感覺自己不能與孩子順利交流;如果你的孩子看上去不聽你的話,或者不按你的要求行動,或者看起來越來越習慣了你的憤怒;如果你經(jīng)常大喊大叫,發(fā)出“威脅”,或者限制孩子的行動,那么你與孩子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維護。但是,即使孩子看上去難以訓誡,他也會向你發(fā)送信息,表示他需要某些缺失的慰藉。
不過,這并不表明,你已經(jīng)改進了育兒策略。許多孩子難以溝通,因為他們身體不舒服、意志堅定,或者天生具有挑戰(zhàn)性,例如,對焦慮或壓抑具有某種遺傳品質。還有一些孩子遭遇了風險因素,例如,離婚、疾病、分離、母親的產(chǎn)后抑郁癥、當他們還很小時另外一個兄弟姐妹出生等。與父母以外的人相處很長時間,并不能滿足所有兒童的心理需求。許多父母沿用一些過時的育兒理念,希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并沒有告訴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充滿挫折和焦慮的情感包袱會讓孩子不堪重負,缺少親近感。最后,由于人性本質,我們與孩子的關系必然會出現(xiàn)沖突。面對這些情況,孩子會覺得與父母存在隔閡,必然表現(xiàn)得桀驁不馴。這是一種危險信號,要求我們必須設法修復與孩子的關系。
親情修復需要耐心,我們必須調整自己的情感和心理,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修復受損的親子關系。值得慶幸的是,修復親子關系什么時候都不算晚。由于每天都會發(fā)生親子分離和沖突,所以每天都要嘗試細微的情感修補。較大修補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有時甚至需要治療師的幫助,但是這種細微修補是完全可能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沒有人能夠取代你的位置,你永遠是孩子的父母。他可能看起來對你變得冷漠,但是你可愛的孩子一直渴望著與你重新建立親情。
下一篇:“熊媽媽”與“熊寶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郭德綱家訓提醒兒子人心險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