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資料圖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小孩子容易撒謊、偷東西等行為,這在3歲半之前屬于過動癥引起的正常現象,如果超過3歲半仍然存在這樣的行為,那么今后加劇的可能性就會非常高。作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但是由于小孩本身就存在特有的殘虐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行為,這讓大多數父母感到頭疼。
據Record Japan網站11月12日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與全球多家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兒童行動與大腦活動的關聯性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3歲是影響兒童今后變好變壞的一個關鍵期。
據了解,人的大腦底部有一個名為杏仁核(Amygdala)的區域,屬于邊緣系統的一部分,因為形狀類似杏仁而得名,主要功能為掌管焦慮、急躁、驚嚇及恐懼等負面情緒,故有“情緒中樞”之稱。一旦杏仁核的反映過剩,就很容易引起沖動、攻擊性的行為,而該區域反映過剩與否主要受遺傳基因以及環境因素影響。
兒童很難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他們的杏仁核極其容易出現反映過剩,進而引起躁動,但是,只要父母陪伴其身邊多注入一些關愛,就會抑制住杏仁核反映過剩。
最關鍵的是,兒童的年齡一旦超過3歲至3歲半,其反映過剩不但無法得到控制,反而還會進一步加劇,誤入歧途甚至走向違法之路。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3歲半之前,父母需要給子女多一些關愛。
下一篇:最容易傷害寶寶自信的口頭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5句話媽媽別對孩子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