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對于如何養(yǎng)育“獨二代”,“獨一代”和其父母常有著不同的理解。祖輩們更看重經(jīng)驗和傳統(tǒng)習慣。作為父母的“獨一代”,更相信從書本、網(wǎng)絡或者同齡人交流間學來的知識。由于兩代人的教育理念存在分歧,不少原本和諧的家庭因為孩子的出生反而變得關系緊張。
隔代撫養(yǎng),是現(xiàn)狀,更是無奈
“誰都知道父母的教育不可替代,我也希望能自己帶孩子,可是上班期間怎么辦?公婆主動提出幫忙,我心里挺感激的。”家有2歲女兒的福州80后職場媽媽顏君說,“與保姆或外人相比,讓老人帶孩子更安全放心,也比較省錢。”
但顏君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我要求孩子自己吃飯、穿鞋,孩子還沒動手,奶奶先代勞了。孩子耍賴倒地大哭,公公先責罵我們”。
“我的孩子,為何我無法做主?”80后媽媽張平也有一肚子牢騷。她讓媽媽幫忙帶孩子,可“每天為孩子該穿幾件衣服都吵架。如果我不小心導致寶寶生病,就會被她罵得狗血淋頭。媽媽太強勢了,我根本拗不過她”。“你自己就是這樣長大的”是媽媽的口頭禪。
“我知道媽媽非常愛寶寶,也很辛苦。但我們畢竟是孩子的父母,我們已經(jīng)成人,能否把育兒的主導權還給我們?”張平感到郁悶。
張平的母親也大倒苦水:“她自己還是個孩子,怎么能帶好寶寶呢?看她那樣帶寶寶,我怎么能坐視不管呢?我辛苦,她又不理解,可我還是要管!”
對于如何養(yǎng)育“獨二代”,“獨一代”和其父母常有著不同的理解。祖輩們更看重經(jīng)驗和傳統(tǒng)習慣。作為父母的“獨一代”,更相信從書本、網(wǎng)絡或者同齡人交流間學來的知識。“這樣的矛盾,幾乎在所有的‘隔代撫養(yǎng)’家庭都存在。”
隔代愛,別釀成為“隔代害”
“月子里,婆婆偷偷把我擠出來的初乳全倒掉了,我只能在衛(wèi)生間痛哭。喂奶時,如果寶寶哭,公婆會立刻從我懷里搶走寶寶,一邊喂奶粉,一邊指責我狠心。”一位媽媽在“福建母乳媽媽聯(lián)盟”QQ群里哭訴。
調查發(fā)現(xiàn),包辦、溺愛、追著喂飯、不理解孩子、過度保護已成為年輕的80后父母對“隔代撫養(yǎng)”的印象。
“老年人疼愛孩子毋庸置疑,但在家庭教育里,老年人究竟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是值得探討的問題。”蘭貫紅認為,“一味溺愛和過度保護,將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點,決定了完全依賴他們育兒不可取。”在美國堪薩斯大學攻讀行為心理學博士的福州80后媽媽吳航說。
獨一代有不少也是祖輩帶大的,我們的父母有的并沒有多少育兒經(jīng)驗。有些老人現(xiàn)在帶著補償?shù)男睦恚l(fā)泄著自己的寵愛。他們希望自己有用、被需要,在育兒上想占一席之地,甚至占主導地位。吳航認為,“越界”是“隔代教育”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父母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人。如果家里的老人太強勢,勢必會影響父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蘭貫虹認為,“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老人應該懂得在‘獨二代’的教育中退居二線,做兒女的助手,而不是主角。”
互相溝通,達到“三代共贏”
“隔代撫養(yǎng)并非一無是處。不少老人有知識、通情理。他們有時間、有耐心、有生活經(jīng)驗、有童心、有愛心,愿意跟晚輩溝通。”吳航博士說。
“我婆婆很尊重我的育兒理念。我堅持母乳喂養(yǎng),跟她解釋了相關知識,她就非常理解我,還積極跟自己的老姐妹們宣傳我的理念。她總是說‘我媳婦告訴我的,她是讀書人,錯不了’。這讓我非常感動。”從事編輯工作的80后媽媽李秋說。
“我是老師,一直對自己的教育很自信。沒想到,女兒經(jīng)常因為教育理念分歧跟我產(chǎn)生激烈沖突。剛開始我也生氣。后來,女兒默默地把一本《無條件養(yǎng)育》遞給我。看了后,我非常震撼,意識到自己的育兒過失。”參加講座的一位外公林先生表示,“書里說,真正偉大的家長,其過人之處就在于他們愿意面對令人不安的問題,愿意質疑自己現(xiàn)在的所作所為。當他們面對一個可以更好解決與孩子沖突的建議時,他們會抵抗住捍衛(wèi)老觀念的誘惑。”
下一篇:孩子6歲前必須立下的6條規(guī)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管教孩子須防“三代大戰(zhàn)”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