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要想成為一個君子,一個人生完滿的人,必須學習。學什么呢?學做人,學做事,學作文。向先賢學習,向書本學習,還要向身邊的人學習,在社會交往中學習。學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情。
如果我們的學習只是紙上談兵,沒有讓我們的行為發生改變,那就等于沒學;如果學習不能發自內心,讓內心感到充實和愉悅,那也等于沒學。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管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呂氏春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東晉) 陶淵明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唐)顏真卿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北宋)林逋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南宋)岳飛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明)文嘉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魯迅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華羅庚
關于圣人孔子的書《論語》,其第一個字是“學”,大儒荀子的第一篇是《勸學》,他說:“學,可以已乎?”可以說中國古代教育的第一個范疇就是“學”。要想成為一個君子,一個人生完滿的人,必須學習。
學什么呢?學做人,學做事,學作文。像先賢學習,向書本學習,還要向身邊的人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社會交往中學習(社會是個大學校)。把學到的方法和知識,應用到自己的言行、生活和工作中,驗證它們,實踐它們,一切順流而下,做事情很順,這不是讓人很快樂嗎?“學而時習之”,這個習字,本來就是鳥反復振翅飛翔的意思,所以含有實踐的意味。宋朝的道學家,程顥、朱熹、王陽明等都強調:如果我們的學習只是紙上談兵,沒有讓我們的行為發生改變,那就等于沒學;如果學習不能發自內心,讓內心感到充實和愉悅,也等于沒學。
學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情,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為什么呢?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特別是現在學科分得很細,往往隔行如隔山。文學出身的人,不懂得歷史,歷史出身的人不懂哲學。李宗盛有首歌的名字叫“忙與盲”,我們盲點太多,要做一個完整的人,一個豐富的人,必須正視自己的缺陷和無知。怎么樣來彌補呢?就要勤學好問??鬃诱f他自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師項橐(tuó),讀易“韋編三絕”等故事,都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表率。無論我們處在什么年紀,只要決心發奮學習,都來得及。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蔽覀內绻昧巳松牡览?,即使不能長壽百歲,也沒有多少可以遺憾的;但是如果我們一直懵懵懂懂,糊里糊涂地過一輩子,即使活一千年,又有什么價值呢?
“其生也有涯,而智也無涯。”這是哲人莊子的感慨,要把我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問中去,所以我們必須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魯迅說,時間就是生命。也許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時間似乎可以大把揮灑,那是因為對時間、對生活、對生命還缺乏認識。其實,時間并不是說在我們自身以外還有時間這個東西,每一個人的時間就是他自己的生命,沒有時間了,生命自然就走到了盡頭。所以珍惜時間,就是熱愛生命,熱愛人生。
魯迅還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要學會擠。中國古代有著名的三余、三上,以及祖逖聞雞起舞,司馬光“警枕”等,都是關于怎么擠時間的故事;《鑿壁偷光》、《負薪掛角》、《囊螢映雪》等都是講一個人怎么克服不利條件,堅持讀書的故事;好學,必然需要珍惜時間,它的動力來源于自己高遠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妒縿e三日刮目相看》則啟示我們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可以給人帶來榮譽。
下一篇:家教“七宗罪”,你犯了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宋丹丹的6條教子高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