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難道我這樣做錯了——分清孩子需要怎樣的愛
一位讀者向我講述了自己處于青春期的女兒帶給她的迷惑。
她女兒有一次和自己的好朋友鬧了矛盾,很苦悶,就想找個人傾訴,希望有人給她指點,告訴她該怎么做。
女兒簡單地跟媽媽說了這件事,她本希望能得到媽媽的理解,并希望媽媽能給她一些建議,可她沒想到媽媽卻背著她,越俎代庖地代替她去解決這個問題。
這位讀者找到了女兒的好朋友,代女兒向她道了歉,最后,她對女兒的朋友說:“女孩子家,鬧點矛盾也沒什么,你也是大孩子了,要學會寬容一點,別再跟我閨女計較了。”
不知是女孩媽媽的口氣不好,還是她措辭不當,她的做法并沒有得到女兒朋友的理解。
因為,后來,女孩的好朋友又一次責怪她,她說:“你媽憑什么教訓我啊?我怎么不寬容你、怎么跟你計較了?你讓你媽來跟我道歉,一點誠意都沒有……”
結果,兩個女孩的關系更緊張了。
為此,這個女孩跟媽媽鬧,她埋怨媽媽說:“誰讓你去找我的好朋友了?你真是多管閑事!”
這位媽媽很迷惑:難道是我做錯了?
媽媽的做法的確欠妥,且不說她沒有處理好這件事,即使她將事情辦得很漂亮,對于青春期的女兒,父母這樣的做法也是多余的。
真正愛孩子,父母就要了解孩子真正想得到怎樣的關心和幫助,了解孩子需要怎樣的愛,而不是僅憑一腔熱情和愛心,主觀臆斷地幫助孩子、為孩子付出。
下面是我從鄰居嘴里聽到的一對母女的有關情況,這對母女是鄰居家的親戚。
這個女孩的父母很愛自己的女兒,每天對她噓寒問暖,也很關心她的學習,對她期望很高,每天都很負責地詢問她的學習情況。
可是,女孩卻常常與父母發生沖突,常常抱怨父母并不是真正關心她,不是真正地愛她,因為他們并不了解、不理解自己。
對于女兒的抱怨,父母時常覺得很委屈,可他們又不知道女兒究竟在想些什么,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么做。
為了了解女兒的真實想法,有一次,媽媽偷看了女兒的日記。
可就是因為這次偷看日記事件,母女間的矛盾爆發了,兩人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從那,母女倆一開口就吵架,最后,女兒干脆不再跟媽媽說一句話。
相信,在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中,類似上面這對母女,父母與孩子之間有矛盾和沖突的情況并不少見。
親子間產生矛盾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不了解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不了解怎樣的教育和對待方式才是孩子需要的、是對孩子有益的。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常常只會傷了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理解,但又有自己的隱私和個人空間,他們不希望父母只關心自己的學習和物質生活,而希望父母更要關心和理解自己內心的苦樂和需求。
同樣,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需求,父母要了解不同時期孩子的特點和心理需求,才能明白孩子究竟需要怎樣的愛,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愛。
我曾經看過一個電視訪談節目,節目中那位母親的做法讓我很有感觸。
一個讀高二的女孩失戀了,她馬上就要進入高三,正面臨著嚴峻的高考,失戀事件對她的打擊很大,讓她很痛苦。
女孩的媽媽知道女兒很難過,但她也知道女兒是個明事理、很堅強、很獨立的女孩子。得知女兒失戀的那一天,媽媽去了學校,找到了女兒。
課間的時候,媽媽把女兒叫到了走廊的盡頭,耐心地傾聽女兒講述了她的想法和感受。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沒有說教,沒有指責,她只是擁抱著女兒,讓女兒靠在自己的肩膀上,任她哭。
等女兒哭夠了,媽媽只是簡單地說:“我的肩膀會永遠讓你依靠,無論你何時遇到了坎兒。我知道,哭過之后,你會明白應該怎么做,也相信你能處理好這件事。”
哭過之后,看到媽媽理解和鼓勵的眼神,女孩覺得心情好多了,也增添了面對接下來的問題的信心。
愛孩子,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采取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給予孩子需要的愛和幫助。
就像上面的案例中,女孩是個明事理、比較獨立的女孩,媽媽就是允許女兒哭,讓女兒釋放情緒,并只說了幾句簡單的、鼓勵的話,這就會給女兒很大的精神力量。
成墨初給您的教養建議
父母愛孩子,就要給孩子需要的愛,而不是父母認為應該給孩子的愛。比如孩子想要獨立,父母就不要給孩子包辦一切。
父母的愛必須和理解、尊重相結合。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尊重孩子為基礎的愛才是最好的。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當孩子需要父母的愛時,父母要按照孩子的個性特點,用最恰當的方式給予孩子愛。
下一篇:終結愛暴力,治愈親情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吵架到底多傷害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