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為什么不能變成男孩兒——喜歡自己的性別
很多好強的女孩子小時候的一大愿望,就是凡事不能輸給男孩子。斗轉星移,現如今的學校教育開始變得對女孩更有利,這情形有時候又反了過來。不過,不管社會怎么變化,我們都應該喜歡自己的性別。因為,喜歡自己的人,才是最快樂的人。
男孩子好還是女孩子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假如說有哪一方更希望成為異性,我想一定會是女性居多——因為男人沒有生理周期,不用懷胎十月,不會因為哺乳多久而煩惱。我常開玩笑說,要想真正男女平等,先要讓男人生孩子。
為此,相當一部分心理學專家認為,幼兒時期女孩會羨慕男孩,最先羨慕的就是男孩小便的方式。曾經有一部分兩性問題的學者將此視為男性更為優越的證據。
小女孩的確都會對男性小便方式產生好奇心,我女兒就問過我:“為什么男的站著尿尿呢?”
我回答她:“男人和女人的身體不一樣呀。男的可以站著小便,不過,只有女人能生孩子,能做媽媽。”
女兒立刻接口說:“男人只能做爸爸,對嗎?”
這個理解正確無誤,我表揚女兒說:“沒錯,你說得很對。”
女兒又問我:“我能當小男孩嗎?”
我笑笑說:“現在不能了呢,你已經是小女孩了呀。你為什么想當小男孩呢?”
女兒理直氣壯地說:“小男孩帥呀,雖然我很漂亮,可是有時候我也想帥呀。”
我頓時為她這個可愛的理由傾倒。我對她說:“小女孩也可以帥呀,咱們下次穿得帥一些。”
女兒聽我這樣說顯然非常高興,她立刻要求我給她買一把槍,因為她想帥一些。
一個小女孩由媽媽帶著在商場里選衣服,她一眼看上了一件海軍服,要求媽媽給她買。媽媽看了看說:“哎呀,這怎么可以,這是小男孩穿的。”說著轉身挑了一件粉色連衣裙,說:“寶貝,你平時不是最喜歡粉顏色嗎?你還是穿這個更像個小公主。”
在兩三歲的幼兒里,我女兒算是性別氣質比較明顯的:愛美、溫柔、友善、矜持——與她那大大咧咧的老媽我頗有不同。幼兒園老師常說她特別有“小姑娘樣”,親友們也常說她是天生小淑女。就是這么個天生小淑女,也照樣會產生對“帥”的向往。女兒有時也很羨慕男孩子拿槍的樣子和利落的打扮,喜歡像小男孩那樣活潑淘氣。對此我非常鼓勵和贊賞,并不擔心這些舉動損害了女兒的淑女氣質。我想,在男女這一性別屬性之外,孩子還有他們自己的天性。人們對于豪邁灑脫和英姿颯爽的喜愛,不分男女。幼兒對于神氣活現,飛揚跳脫的追求,也不分男女。
小女孩對于帥的向往并不會影響她們的女性氣質。有次幼兒園演出,我們幾位家長給孩子們排了一個小節目,唱《游擊隊之歌》。三個小女孩都穿上白T恤,戴上棒球帽,拿上小手槍,按節拍踏步表演。小姑娘們對這種帥造型特別滿意,拿著小手槍擺出各種很酷的姿勢。而且,孩子們也沒有就此“不愛紅裝愛武裝”,演出結束后,她們照樣會喜愛小公主造型,熱衷于穿粉色的衣服。
家長帶著小男孩到親友家做客,孩子對主人拿過來的小汽車不感興趣,卻拿起主人家小妹妹的芭比娃娃給她換起了衣服。旁邊的親友立刻面露含蓄的微笑,說:“啊喲,這孩子可夠特別的。”小男孩的家長也有點尷尬,就對小男孩說:“你玩小汽車吧,這個娃娃是小女孩玩的。”小男孩抬起頭,迷惑地問:“為什么芭比娃娃就是小女孩玩的呢?”
幼兒的天性中最令人欽佩的一點就是心無芥蒂,就像女兒所說“有時候我也想帥”,小男孩有時候也很向往美麗。可是,現在我們的社會卻非常強調男女之別。熒屏里,女明星個個削臉瘦身隆胸,拼命強調女性特征。男明星又腳踩增高鞋猛練腱子肉,生怕看起來不夠爺們。
我有位朋友夫妻兩個都是藝術工作者,他們的兒子兩歲多就會把媽媽的漂亮絲巾纏在自己的頭上,還經常對媽媽的著裝提出意見、進行指導,甚至還想親自穿一下媽媽的衣服。在很多人眼里,這孩子的想法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難道他把自己當小姑娘了嗎?這樣的男孩子是不是有些“娘娘腔”呢?所幸這位媽媽非常開明,她意識到,這是兒子天生對美有比較高的領悟力,而不是兒子有女性化意識。所以,這位媽媽經常有意識地培養兒子對美學的興趣,讓兒子更多地接觸色彩,在畫室里自由地創造。
事實上,這位藝術天分極佳的小男孩十分紳士,一點都不娘娘腔。他會保護小妹妹,孩子們淘氣時他會維護正義。我們常開玩笑說,這孩子真是很有“老大”的風范。他只是對美格外敏感,誰又能說,將來他不是一位杰出的服裝設計師呢?
其實,從女兒那句天真的“我也想帥呀”中我明白了孩子為什么會羨慕異性。那并不是因為孩子對自己的性別不滿意,他們只是貪心地希望自己能擁有兩性的一切好處。女孩子羨慕男孩子的小便方式,是希望自己的行為約束再少一些;男孩子羨慕女孩子的華服云裳,是希望自己的外形更加漂亮矚目。這些都僅僅是對異性特權的羨慕。大人不是也經常在心底有著這樣的期待嗎?正如女性都羨慕男人沒有生理周期,男人又羨慕女人想哭就哭。
孩子天然的想法常常比大人的偏見更有道理。的確,男孩子為什么不能穿鮮艷的衣服呢?為什么不能喜歡服裝美容呢?女孩子為什么不能穿得帥一點呢?為什么不能舞刀弄槍呢?一個男性,只要愿意承擔責任,懂得尊重愛護女性,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鮮艷的襯衫和講究的發型并不能改變他的男性氣質。而女孩子只要溫和有禮,善解人意,懂得愛護家人,就是真正的淑女。長發或者短發,穿不穿裙子,實在沒那么重要的。
生活方式永遠是與時俱進的。在現代社會,男女分工的最大不同就是生育。除此之外,絕大部分社會角色和分工對性別的要求都不再涇渭分明。因此,刻板狹隘的性別定義實在是有些落伍了。其實在中國最強盛的漢唐時代,社會對于美的欣賞力是非常寬容的,欣賞各種各樣的美。古人的很多觀念,其實比我們先進得多呢。
所以,當孩子渴望做異性,或者是模仿異性的某些舉止時,父母應該學會分辨孩子到底是出于對自己性別的否認,還是僅僅只是羨慕異性的一部分優點。比如男孩子玩洋娃娃,女孩子愛打架,看起來好像有點性別錯亂,但只要他們不認為自己就是異性,或者憎惡自己的性別,就不是性別錯亂。
在很多性別意識錯位的實例中,當事人的性別錯覺都源自小時候對自身性別的厭惡。比如,女孩子從小生活在“女孩子都沒出息”的氛圍中,就會在心底暗暗努力,使自己的行為表現得更像一個男孩子。這其實并不是對男性性別的向往,而是對自身性別的厭惡。過于狹隘的性別特征定義并不是良好的性別教育,好的性別教育應該讓人更加認同自己的性別,而不是憎恨自己的性別。
● 小男孩想穿裙子為什么不對?
● 小女孩喜歡槍就不是淑女嗎?● 小男孩為什么不能當幼兒園老師?
下一篇:愛孩子,就讓他一起做家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愛母愛結合更有利于孩子成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