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人的性格與生長的環境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孩子的家庭,家長的素質,家庭人際關系,家庭教育方式等在孩子的成長中有重要影響。 那么,孩子的性格是如何一步步的形成呢?
從孩子出生到性格基本成形,需要五個時期:
1、嬰兒期:信賴-不信賴
此階段,嬰兒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賴成人及時給予滿足。如果嬰兒與親人之間沒有建立依賴關系,就會產生不安全的心理狀態,出現情緒問題。
2、幼兒期:自主感-羞愧
懷疑自我意識萌芽,飲食和大小便等還要依賴成人,所以,在此時寶寶身上,“違拗性”與“依賴性”會交替出現。
3、學齡前期:主動-內疚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提高,主動性加強,但當主動行動遭到失敗時可產生失望與內疚的心情。
4、學齡期:勤奮-自卑
當孩子發現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孩子不能發現自己勤奮的潛力,則將產生自卑。
5、青春期:身份感-身份混淆
青春期孩子的體格、認知能力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都在變化,如果在感情問題、伙伴關系、職業選擇、道德價值等問題上處理不當,即可產生身份紊亂。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氣氛讓孩子在一個和諧充滿愛心的家庭中成長,這對陶冶孩子的心境和情感十分重要。孩子在這個環境中受到稱贊,他們的心情自然回感到愉悅,沒有太大的壓力和不快樂的體驗,很容易養成他們活潑開朗、熱情直率穩重端莊的性格。而充滿爭吵或離異家庭的孩子往往對孩子性格的負面影響較大。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他終生的老師,你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的成長,如果家長沉迷于賭博,孩子自然也會受之影響,希望為了孩子,作為家長可以有所節制!
下一篇:如何把握好管教孩子的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的父愛質量達標了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