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一些用殘忍手段虐待自己孩子致死的父母,一定會說“我是為了教育他才這么干的”,或者“本來是想教育他的”等,把教育當做虐待行為的借口。
置孩子于死地的、無愛的過激虐待行為絕不是什么“教育”,也不是“充溢了愛的育兒法”。如果這種愚蠢的父母還把“為了教育孩子”當做虐待孩子的借口,那應該“更重地給他判刑”。教育和訓練是為了孩子好,但是虐待不是為孩子好。
國際組織的共同聲明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89年發表了一個共同聲明,題為《 讓母乳喂養成功的10條 》。其中第8條寫道“建議嬰兒要奶的時候就給他喂奶”。這是官方推薦“自律喂奶法”的唯一資料。另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建議孩子2歲斷奶。確實,以此為依據,社會上開始提倡“自律喂奶”以及“卒乳”。所謂“卒乳”,就是說不讓孩子5到6個月就開始斷奶,而是等孩子自己慢慢不再吃奶而自然斷掉的方法。有時這要等到孩子2歲以上。
但是,如果孩子一個接一個出生或者只相差2歲,“卒乳”是不可能實施的,自然斷奶也可以說是少子化時代的產物。這對于父母是過大的負擔,所以基本沒有能夠普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選定的“對孩子好的醫院”認定的必須條件,就是要遵守《 讓母乳喂養成功的10條 》,所以“自律喂奶法”也自然受到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其實從那時開始,就開始關注低開發國家、發展中國家或者戰爭國家、難民營等嬰幼兒死亡率高的地方,需要改善兒童生活環境的地方。特別是急需解決饑餓、飲用水不足、生活條件惡劣等具有諸多問題的地方。
1970年,大量的奶粉被輸入低開發國家,結果卻導致很多兒童死亡。直接的原因并不是奶粉,而是家庭中調制奶粉時使用了污染的劣質水。為了避免由于劣質水引發的嬰幼兒痢疾等疾患的死亡,依靠母乳喂養算是最安全的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依靠母乳喂養的指導首先是為了保護嬰幼兒的這種生存安全,精神的發育還在其次。那個共同聲明的這種強烈的指向,我們是要充分理解的。在幾乎弄不到什么斷奶食物的國家里,孩子2歲才斷奶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而發達國家里,無論何時,糧食、優質的水、好的斷奶食品都可以買到,讓他們學習這種方式是否得當值得商榷。
發達國家要培養的,不是自我中心的,而應是有體恤之心的好孩子,讓這些孩子以后可以支援那些落后國家的發展,讓他們率先援助那些國家的孩子,讓他們有這樣的志向是更重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現在的65年中,日本由于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實施了截然不同的育兒法。
前邊是克己( 自我抑制型 )的育兒法,后邊是到現在為止都在用的以孩子為中心( 欲求滿足型 )育兒法。這兩種育兒法都經過了長時間的比較與探討,積累了豐富社會實踐,成為世界罕見的寶貴資料。下一章中,我們來驗證一下。
下一篇:不要當惡毒的“烏鴉嘴”家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極端易導致兒童“心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