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堅持你說的“不”,并執行你說過的話
人們不會記住太多你說的,但是會記住你給他們的感受。
—佚名
真是糟糕的一天,我要三次駕車穿越城市接送孩子們參加不同的活動,我們沒有時間吃正餐,只能在車里吃快餐。天氣很熱,每一趟都要花一個小時,我疲憊不堪。最后在我們回家的路上,車子的助力轉向油也開始泄露。老公回家后,我們一起把車弄進了車庫。沒有準備好的晚餐,而且我還要出席一個晚上7:00的會議。我很累了,晚上唯一想做的就是呆在家里休息。但是,我承諾了要參加這個會議。女兒問我:“你為什么不呆在家里呢?”我認真地考慮了這個想法,可是我一貫教導她要執行說過的話,我不能教一套做一套。為了教育(管教)女兒,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去參加了那個會議。正因如此,我到那里后,反而振奮起來了。這是一個很好的管教方法(樹立榜樣),教導孩子行合宜的行為而不傷害別人。這樣如果下次女兒不想遵守她的承諾,我就很容易說服她。輕松教孩子!
管教和懲罰的區別
在課堂里,我們講“管教(discipline)”是來自拉丁詞語是“去教導(to teach)”的意思;“懲罰”是通過引起身體、情感或者社會地位的疼痛而體現“去傷害”的意思。現實中,這兩種父母的行為(管教和懲罰)都可以“教育”孩子。
不同的是這兩種父母的行為對親子關系帶來的影響,有時懲罰會得到順從的結果,會對親子關系造成很大的傷害。
懲罰會使親子關系疏遠,會讓孩子產生憤怒、怨恨、報復、恐懼、屈從或者被動的攻擊行為;也會讓父母產生內疚、自責、情緒不穩定,因為父母也不希望他們的孩子長時間遭受痛苦。
不同的是,管教是尊重、關心、留心彼此的關系。管教不是故意要去造成傷害,而是要讓雙方都感覺關系加強了。
塑造強壯的孩子比修復破碎的成年人更加容易。
—費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廢奴運動者
父母使用的典型的懲罰措施有:
打屁股、摑臉、用手掐、抽打、用腳踢、用拳重擊及其他的會導致身體疼痛和不舒服的動作;大聲對孩子吼;閉門思過;對孩子身體或情感上的刻意忽略;剝奪該有的待遇或者權利—不給零花錢,拿走孩子特別的東西或者最愛的玩具,不許孩子看電影、見朋友,剝奪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或者罰站(青少年版的閉門思過)。
任何由父母帶來的威脅都有可能是懲罰:如諷刺、辱罵、與其他孩子比較、責備、行為矯正、孩子不想被抱時卻緊抱住孩子、公開羞辱、安排額外的家務瑣事。
父母使用的典型的賄賂方法有:
禮物、玩具、游戲、零食和錢;去兒童樂園和特別的短途旅行;父母很煩時屈從而滿足孩子的愿望;乞求孩子;給孩子特殊的權利和特別的稱贊。
父母使用的典型的管教方法(不是賄賂或懲罰)有:
第一人稱的陳述,積極地聆聽孩子(認可他們的情感),樹立榜樣給孩子,和孩子們商量解決問題,為防止孩子弄壞東西而改換環境,執行你說的話,堅持你說的“不”,在恰當的時候選擇性的忽略。
稱贊與鼓勵
稱贊是你在比賽結束后對參與者說的話,鼓勵是你在比賽過程中對參與者說的話。
稱贊有什么問題
盡管稱贊是一個有效的管教技巧,但是對小孩子過多的稱贊并不好,孩子有可能會對稱贊上癮。稱贊是父母對孩子的評價,而我們想教育孩子通過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感受去尊重和認可他們自己,而非僅僅活在別人的認可下,這是在播種自我管教的種子。稱贊是用言語表達對孩子達到成績的認可。
許多父母覺得他們是在鼓勵孩子,其實卻是在稱贊孩子。從長遠角度來講,稱贊會讓人感到非常的沮喪,尤其是被濫用之后。
稱贊是典型的賄賂。孩子們為了獲得稱贊,可能會通過與別人競爭,勝過別人或者是與其他人比較來達成目的。稱贊會教孩子們去討好別人,也會讓他們想得到越來越多的稱贊。因為稱贊是有結果后的必然反應,但是比賽有輸有贏,勝利者才能得到稱贊,這樣,孩子們只會在勝利后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倘若失敗了,其自尊就會受到巨大的打擊。
鼓勵和欣賞是一份禮物
鼓勵不是賺來的,它可以給每一個做出努力和改進的人。鼓勵是對他人特別之處的關注,鼓勵也可以給做得不好或者犯錯誤的小孩子。父母的鼓勵會幫助孩子們認識到父母是按照他們的本相接受他們,會讓他們感覺自己有價值、有能力,鼓勵會幫助他們提高自尊心。
不只是在做對事情的時候需要鼓勵,孩子們向來都需要被接受和被欣賞。他們不僅僅是要獲得別人的認可,更要學會自己思考,并得到對自身的認可。
這是否意味著你從此都不再稱贊你的孩子呢?不是的。有時候稱贊也挺管用的,比如孩子贏得比賽的時候,“你真棒!”這是你自然會脫口而出的話。但是當孩子失敗了,這時候你就不能稱贊他,如果你稱贊他,他會覺得你很虛偽。但是你可以鼓勵他,比如對他說,“你練那個投籃動作練得很辛苦”,“你花了很多時間練習,會對你有好處的”。如果你避免經常稱贊你的孩子,當孩子失敗時你說這些鼓勵的話語,會更加有效果。你忍不住想要稱贊孩子的時候,讓它聽起來更像是在鼓勵和欣賞孩子。
孩子們需要特別的鼓勵和欣賞,尤其是在壓力大和家庭有變故和調整的時候。
圖1圖2下一篇:孩子必須體驗什么是真正的投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積極是幸福成長的前提態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