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每天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讓孩子干點什么,或者不讓孩子干點什么。孩子有時是配合的,有時是不配合的。特別是不配合的時候,往往是大家鬧不痛快的時候,大人很容易就被激怒了。
比如,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把床或者沙發當做蹦床,沒完沒了地蹦。我記得我大娃小時候去姥姥家玩的時候,總喜歡在姥姥家的沙發上蹦,不知摔下來多少次,但還是喜歡蹦,那是姥姥新買的皮面沙發,給姥姥心疼的直說:“你蹦吧,蹦壞了讓你爸爸媽媽給我買新的。”盡管姥姥很心疼,但她允許孩子這樣蹦,現在想起來,都是很溫馨的畫面留在了記憶里。
那個時候,我對親子教育領悟的要淺一些,如果是現在,我會換一種方式,教孩子為別人考慮。
實際上,多數家長會不同意孩子在上面蹦。那么,就會出現如下的情形:家長你說你的,孩子就在那蹦他的,并不理會你。你開始還好好說,甚至為了顯示家長的教養,家長采用彬彬有禮的方式說:“請你不要蹦了。”可孩子不領情,還是蹦。這時你強壓在心頭的憤怒就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少不得罵孩子一頓,甚至打孩子一頓。
我反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給孩子下指令用說“請”字嗎?
我們平時會請孩子幫個忙,如:請你幫忙搬一把椅子,好嗎?請你遞給我……這些都是很輕松氛圍下的小事,確實要說“請”,這是一種禮儀。但是孩子的行為違反了規則,大人要下指令了,這時再說“請”字,是誤用了這個字,孩子會混淆。那么怎么下指令呢?
大人要和善而堅定地說話,指令要簡短而明確:你不要蹦了,再蹦我就要把你抱下來了。家長千萬不要嘮嘮叨叨;不要說完了也沒措施,那孩子以后就不把你的話當回事兒了。如果孩子置若罔聞,那家長就可以把孩子抱下來。如果孩子哭鬧,那就讓孩子就地平靜。
大娃小時候除了喜歡在姥姥家的沙發上蹦,還喜歡在我的床上蹦。我新換了一個床墊,老床墊我沒扔,留給大娃蹦。后來居住環境好了一些,我給孩子買了一個蹦床,他喜歡的不得了。自從有了蹦床,他就不在床墊上蹦了,老床墊完成了它的任務。我的意思是說,我們限制孩子行為的同時,一定要告訴孩子怎樣行,如“你不要……”的后面再加上一句話——你可以……,讓孩子知道怎樣合情合理地去做。文/父愛本色
下一篇:五類型媽媽最不懂得跟寶寶對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樣的父母才能養出精英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