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凱西手里拿著一杯牛奶,那是她早餐的一部分。凱西小手一抖,牛奶灑了一些在地毯上。凱西奇怪地看著地毯上逐漸擴散的奶暈,彎下身子,用小手好奇地摸了摸地毯上濕濕的那一小塊地方。凱西看看地毯,又看看杯子里的牛奶,疑疑惑惑地換了個地方,故意將杯中的牛奶灑出一部分。果然,凱西發現地毯上濕濕的那塊斑痕是她的杰作。蘇珊遠遠地觀察到了凱西的“惡作劇”,但她沒有阻止凱西的行為。蘇珊將茶幾下面的小塊地毯拖出來,給凱西準備了自來水、番茄醬、沙拉醬……凱西在媽媽的陪伴下,將這些材料一一灑在小地毯上。自來水很快就滲透進地毯,暈開大片的斑痕;番茄醬基本停留在原地,沒有太多改變;沙拉醬則油乎乎的,甚至洗干凈之后還留下了淺淺的油痕,蘇珊不得不動用去油污的洗滌劑進行清洗……
寶寶天生好奇,甚至從出生那天起就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比如,剛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對聲音有所反應,幾個月的寶寶則一聽到聲音就轉頭尋找,一看見東西就想伸手去拿。再大些的寶寶對周圍更多的事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看見下雨,他可能想要出去走走,感受感受被雨水淋濕的滋味;看見落葉他就想去踩一踩,欣賞落葉被踩到的響聲;看見流水,他就想用小手去摸摸水流,或者下水去撥弄撥弄,激起一層又一層的水花;看到不斷蹦跳的皮球,寶寶可能會想方設法把皮球打開,看看里面究竟裝著什么,所以皮球才會跳躍……所有這一切其實都是寶寶好奇心的具體體現,也是寶寶學習的最佳方式。
好奇是創造力產生的源泉,每個成大家的科學家、藝術家或者其他領域的杰出人物幾乎都是好奇心很重的大孩子、老頑童。好奇無疑是成功的重要特質之一,但是如果好奇僅僅停留于好奇,那么,好奇的意義就會被大打折扣。聰明的媽媽總是像蘇珊那樣,能夠及時利用寶寶的好奇心,讓寶寶的好奇再進一步,轉換成學習與探索的動力。
好奇心是人類探究與學習新知的原始動力。一個人儲存知識的多寡,也多半由好奇心的強弱來決定。好奇心是激發人類積極主動探索事物奧秘的主要動力,那些缺乏好奇心的人則表現為凡事都不感興趣,處處顯得比較被動,因此,擁有好奇心的人的確較容易取得先機,好奇心強的人,也常常表現得更為聰明。人類的整個成長過程當中,好奇心最旺盛的階段莫過于嬰兒時期。嬰兒期發展的好奇心,是未來智能啟蒙的重要基礎。
各階段寶寶好奇特性
1~4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人臉非常好奇。曾經有個實驗,將無生物與人類的圖片同時給寶寶看,結果絕大部分的寶寶都盯著人類的那張圖片看。特別是從3、4個月起,對同是嬰兒的其他寶寶,他更是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寶寶通常會直視著其他寶寶,甚至發出各種聲音來表達他對對方的感覺。這個時期的寶寶最感興趣的還是自己的身體。因此,他會經常舔著自己的小拳頭,或者盯著自己的小手饒有興致地看上很長時間。
4~8個月
與4個月大時只能躺著的寶寶相比較,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能夠翻身并且逐漸坐起來玩耍,因此,寶寶的視野也更加開闊,加上在動作上更為靈活,他對周遭事物的好奇心也隨之增長。這個年齡段寶寶的好奇心表現為:從他自身逐漸向周圍的事物擴展;對于自己會做的動作有充分的嘗試意愿;喜歡利用反復的動作來確認事物以及自己的感受。
8個月~1歲
8個月后,寶寶對外部世界有了越來越多的理解,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學會爬行,并逐漸學習站立與行走,他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近周圍的事物。因為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他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烈,理解力也由此萌芽。主要表現為:寶寶對于物品本身產生強烈的興趣,開始了解事物的關聯性,已經具有預知結果的能力,懂得利用器具來嘗試探索各種事物等等。
1-2歲
1-2歲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及動作行為能力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生活常識的積累,他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越加強烈。寶寶開始主動嘗試探究事物的因果關系,并通過這種探索活動獲得更多的生活常識,在這個基礎上,他的好奇心得到更好的發展,他好奇的內容與層次也都相應地發生改變,寶寶顯得更加“成熟”了。
2-3歲
2-3歲寶寶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這些生活經驗使寶寶對事物的認識進入一個更高層次的階段,他的好奇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寶寶對事物因果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他開始嘗試采取各種方式驗證自己關于周圍事物的認識,并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這個時期的寶寶在父母的眼里開始變得叛逆,他們常常做一些讓父母頭痛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夠利用寶寶天性好奇的特點,就能引導寶寶進入一個全新的探索世界的境界,讓好奇心成為拓展思維,養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習慣。
3歲以上
寶寶總喜歡這里摸摸,那里碰碰,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甚至有的寶寶會采取一些比較過激的行為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比如砸壞新買的玩具、拔出長得好好的花草、撈起魚缸里的金魚等等……這一切其實都是寶寶想要滿足他的好奇心,從實踐中體驗并積累經驗的方式。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損壞一些物品基本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相比較而言,給寶寶積累經驗的機會,遠比斥責他們、打擊他們的好奇心有價值得多。在安全的情況下,父母要允許寶寶自己動手操作,不要事事包辦或者寶寶一遇到問題就去幫助。
對待寶寶好奇心的策略
對寶寶的好奇心是理解、支持?是厭煩、阻止還是保護、激發?父母對寶寶好奇心所持的態度可能對他的一生都產生十分深刻的影響。打擊壓制寶寶的好奇心,也就扼殺了寶寶探索事物的欲望,因此,父母要精心保護寶寶的好奇心,并在保護的基礎上,對寶寶的好奇心進行科學的引導,讓寶寶的好奇心發揮出更多智力潛能。
1.盡可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當寶寶對事物發生興趣時,一定要盡可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比如寶寶對電視遙控器或者其他事物發生了興趣,與其擔心寶寶毀壞物件,不如教給寶寶使用方法,滿足寶寶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這樣既滿足了寶寶的好奇心,也給了寶寶鍛煉的機會,有助于寶寶更好地積累生活經驗。
2.不要以成人的思維約束寶寶
由于寶寶的認知有限,又具有好奇的天性,因此他常常會問很多奇怪的問題:“這是什么?”“那是什么?”三四歲的寶寶則總在問“為什么”。當他對某項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堅持不懈地打破沙鍋問到底。面對寶寶的好奇心,父母切忌以成人的思維方式來束縛寶寶的想象力,也不能因為事務繁忙而搪塞、敷衍寶寶。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可以利用寶寶的好奇心,像蘇珊一樣采取一些方法來幫助寶寶找到他們需要的答案,促使寶寶繼續思考。
3.創設滿足寶寶好奇心的環境
對寶寶來說,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到處蘊涵著豐富的可探索資源??蛷d、廚房、陽臺等都可以成為寶寶探索的地方;公園、馬路、車廂等,都是寶寶產生好奇、提出問題的學習場所。父母要做的,便是根據寶寶的興趣,適時、適度地提供材料和實踐機會,鼓勵他們動手體驗。例如,媽媽在廚房忙碌時,寶寶總喜歡跟進去好奇地摸摸這里摸摸那里,這時,媽媽就可以安排寶寶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讓他洗黃瓜、西紅柿、拌涼菜,幫著媽媽拿調料等。在這一過程中,寶寶就可以了解一些蔬菜的特性,觀察食物生熟前后的變化等。這樣,寶寶的好奇心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滿足,并有可能更好地激發寶寶更深層次的好奇心,培養寶寶探索事物的能力。再比如,兩三歲的寶寶特別喜歡敲敲打打,父母可以提供幾根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棍棒(圓頭的、小而短的、粗而短的、粗而長的、小而長的、木制的、橡膠制的等),讓他們嘗試敲打不同質地的物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同時也可以引導他們探究不同質地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品上,產生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同一質地的棍棒敲打在不同物品上,產生的聲音又有什么不同等,讓寶寶在好奇的基礎上探索更多事物的奧秘。
4.做個好奇父母
如果父母對周圍事物顯得十分冷淡,甚至對寶寶的好奇心不以為然,那么寶寶的好奇天性就會在無形中受到壓制。因此,父母也要在寶寶面前做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引導寶寶去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比如,帶寶寶外出的時候,父母可以在野外尋找一些比較奇特的花草樹木,比較小鳥、小昆蟲的叫聲,發現不同種類或者同一種類植物、動物甚至石頭、泥土之間的細微區別,
5.讓寶寶的好奇心更進一步
如果寶寶的好奇心僅僅停留在好奇的層面上,那么寶寶的好奇也僅僅是好奇而已。好奇是創造力的源泉,但是僅僅好奇是遠遠不夠的。這就是為什么這個世界上好奇的人很多,而具有創造力的人卻并不多的原因。寶寶常常喜歡不按常規的方式來游戲,這時,父母不要迫不及待地干涉寶寶,試圖將寶寶拽回所謂正確的軌道。要知道,正是通過這種非常規的玩法,寶寶才能讓他的好奇心得到最好的發揮。比如,寶寶在搭積木,他說他想搭個房子,但是好不容易把房子搭起來,他可能就會一把推倒剛剛搭建成功的房子。寶寶之所以這樣做,可能是想要了解推倒房子會出現一些什么后果:房子倒塌時會發出什么樣的響聲?房子倒塌時積木塊可能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散落?房子倒塌后還能不能恢復它原來的模樣……父母不僅沒必要壓制寶寶這種因為好奇心引起的行為,還應該引導寶寶發現事物深層次的奧秘,讓他的好奇心更進一步。
比如,寶寶吃到鹵花生,他可能會問: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么做出來的?種出來的?煮出來的?或者寶寶會認為就是從商場超市買回來的……父母可以引導寶寶設想很多的可能,然后幫著寶寶一一地證實或者否決他的各種猜想。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花盆,讓寶寶種下生花生和熟花生,讓他進行比較,也可以和寶寶一道親自下廚煮花生,然后到超市買各種花生,有可能的話還可以帶寶寶去工廠看看,讓寶寶了解這些好吃的花生是怎么做出來的。寶寶在做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寶寶可能疑惑要怎么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呢?父母不必直接給寶寶答案,讓他自己大膽地去設想設想。寶寶的想法在成人看來可能很可笑,比如,為了讓花生有味道,他可能想到要把糖、辣椒、花椒、大料等調料連同花生一起種下去,不要嘲笑他,讓他大膽地去嘗試好了。
6.尊重并幫助寶寶解決問題
一些寶寶常常有各種各樣的古怪問題,問得父母哭笑不得又不知所措,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怕麻煩。實際上,寶寶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特質可能預示著他是個勤于思考,富于創造力的孩子,父母如果千方百計躲避寶寶的問題,或者對寶寶的問題敷衍了事,甚至信口開河應付寶寶的問題,那么寶寶的創造力不僅不能被挖掘出來,甚至有可能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知識窗:保護和激化寶寶好奇心有訣竅
從小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會觀察、比較、分析的寶寶,長大后往往會變得更加充滿智慧。好奇心受到良好保護和激發的寶寶,將表現出良好的個性品質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這些都將對寶寶今后的健康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每一個“為什么”都是寶寶對事物的緣由或目的的想象,每一個“怎么樣”都是寶寶對事物發展過程與機理的思考。當寶寶為了進一步探究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而提出各種問題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深入淺出地給予解釋,一些不好回答的問題可以先不給出答案,而是給寶寶提出一些建議,鼓勵寶寶自己去探索、研究并驗證。即便寶寶的問題父母可以很輕易地給出答案,最好也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給他提供一些自己探索的機會,讓他自己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事物真正的奧秘。保護寶寶的好奇心,讓寶寶勇敢快樂地去探索,當寶寶遇到困難時,給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只有當寶寶實在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才給予他們幫助,這樣就可以讓寶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通過各種活動體驗生活,學會思考,提升智力。文:林怡
下一篇:早期智力的內容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大容易被忽視的早教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