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有不少美術班熱衷制定標準化的教學準則,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標準化的人才。我認為這種模式有礙于孩子的個性發展,因為清規戒律只能培訓出沒有思想的工匠,而藝術家不僅需要手藝,更需要自由的思想。
孩子不同的性格特點,決定著孩子不同的思維方式,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賦。
在藝術上,達·芬奇是一種天才;博學,多才多藝。而凡·高則是另外一個類型的天才,他躁動不安,神經質的極端求索能化腐朽為神奇,能賦予丑陋的事物以美的生命。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和不同的天賦,但天賦這種東西,在幼年時期的表現是不明顯的,很容易讓人忽略,甚至誤解。女兒的同學董明是稟賦很高的孩子,他學畫畫的例子很讓人感慨。這孩子,性格獨立,勤思考,做事理性。他的詞匯里是沒有“大概”這個詞的,一切都非常精確。如爸爸向同事介紹他年齡為6歲時,他會當場糾正,說是6歲零25天。讓人哭笑不得。
愛畫畫,小時候涂鴉畫墻壁,一年級開始,把作業本和課本的空白處涂畫得滿滿的。畫的都是坦克和機器人之類的東西,非常機械。做事也很機械,吃飯時總是先吃菜后吃飯,或者先吃飯后吃菜,秩序井然,從不混亂。
父母認為這孩子過于死板,一點想象力都沒有。小明6歲8個月時來到我的畫室學畫,我發現他總是重復畫坦克打仗,持續幾個月都是畫這些坦克,直到他厭倦了這個主題。換上飛機空戰后,興趣持續更長的時間。
有研究證明,凡是能專注地把一件事情做透的孩子,大多具有普通孩子不具備的素質,頑強的意志力和獨立學習的熱情。
其實這孩子并非缺乏想象力,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探索一個不為父母所理解的世界。
這種思考型的學生,老師應當順著他的特質去協助他,把自己奇特而豐富的想象轉化為藝術作品。
小明不愛問“為什么”,但對成人的藝術作品很感興趣,特別是對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畫冊情有獨鐘。達利是西班牙的天才畫家,他以精細逼真的手法描繪人的夢境。把夢幻和現實,意識與潛意識通過繪畫藝術作深刻理性的思考。
《記憶的永恒》是畫家達利的名作。畫面上幾塊溶化的鐘表掛著樹枝上不知表達什么意思,是一件怪誕的作品,但這孩子卻看得津津有味。
他不像別的孩子,喜歡畫美麗的孔雀和詩意的春天。他更愛畫有攻擊性的動物。他把犀牛的厚皮設計成了古代武士穿的盔甲。牛角像顆炮彈,乍一看像一架鐵甲戰車而不像犀牛。他筆下的小鳥像是金屬打造出來的,翅膀還掛著油箱和導彈。
雖然他畫的東西并不唯美,也不討人喜歡,但我很欣賞他的創意。對他的表達方式給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并及時與他父母溝通,讓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為孩子營造一個較為自由寬松的藝術環境。
家里為他布置了一個相對安靜的小工作室,給他準備了一些硬紙板,可塑的橡皮泥,還有一些工具材料等等,墻上掛滿了達·芬奇和達利等藝術大師的印刷品,孩子可以在這個小天地里不受干擾地自由馳騁。
有一年的藝術節,畫室里的每個孩子都送了作品參賽。小畫家的作品充滿了童趣的想象,有的孩子把鴕鳥畫成了舞蹈演員,矯健的身姿和漂亮羽毛演變成的小裙子隨風飄動,非常優美。女兒也畫了一幅漂亮的風景畫,綠色的草原上,藍藍的天空白云飄,牧童躺在草地上悠閑地吹著笛子,身邊沒有羊群,原來羊群都跑到天上去了,變成了一朵朵的白云。作品充滿了詩意的想象,非常美。
現在有不少的美術班熱衷制定標準化的教學準則,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標準化的人才。而我認為這種模式有礙于孩子的個性發展,因為清規戒律只能培訓出沒有思想的工匠,而藝術家不僅需要手藝,更需要自由的思想。
下一篇:成就高智商寶寶,要過8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寶寶傾聽音樂應注意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