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上幼兒園后,如何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我和家人經常探討的話題。可是孩子生性活潑好玩,對枯燥乏味的東西一概說“不”,叫人著實頭疼。
其實,不止幼兒園的孩子會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大孩子可能更甚。我曾經到一所小學參加過一個活動,老師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夢想。其中一個孩子說希望自己現在就像爺爺那樣“退休”,因為“退休”后就不用學習了。另一個孩子說自己想蓋一座結實的房子,將父母關在里面,這樣他們就不會再逼自己學習了。
部分家長聽后顯得有些生氣,覺得孩子太不懂事。只知道玩,不逼他們學習怎么能行?
在家長眼里,孩子的學和玩是水火不容的死對頭。孩子玩可以,但一定要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下玩。可孩子對于命令強迫的學習要求,向來不會愉快地接受,完成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這是孩子的苦惱,也是家長的苦惱。
幾個月前,我到孩子的幼兒園聽了一個專家的講座,他針對孩子的厭學問題講了很多,我深受啟發。
專家講,小孩子為什么會厭學?那是因為學習不快樂。如果我們告訴孩子學習真快樂,而且讓他們親身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他們就不會再排斥學習。其實,從小孩子的身心成長特點和興趣愛好來講,我們沒有必要把學和玩截然分開,而應該首先明確一個觀念:孩子的玩就是學習,他們往往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道理很容易理解,可是怎么去實踐呢?專家給我們講了一些實例和辦法,想讓我們明白:游戲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聽罷講座,我自己首先相信“學習真快樂”,然后也這樣告訴孩子。孩子聽了也很感興趣,于是我對他說,讓我們做個好玩兒的游戲吧。一聽是做游戲,而不是過去的那種命令式的學習要求,孩子自然情緒高漲。
我拿出過去孩子挺不喜歡的識字卡,依據孩子的身高,在墻上的泡沫盤上粘貼了一部分,其中的大部分字,他都認識。孩子一看又讓他識字,滿臉的不高興。我急忙拿出孩子以前就會用的飛鏢說:“丁丁,讓我們開始做游戲吧!爸爸說一個字,你就開始找,然后拿飛鏢去扎,看看我們的丁丁是不是‘神槍手’。”孩子的臉由陰轉晴,興高采烈地來玩這個“玩中學”的游戲。
當扎完了所有認識的字,孩子竟主動問我:“爸爸,那個字讀什么?你快說,我已經準備好飛鏢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家教游戲,我開始明白像孩子厭學這個問題,實際上并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恰恰是家長或者老師的問題。只有真正解決好了我們頭腦里和身上的問題,孩子的苦惱乃至叛逆才會迎刃而解。
下一篇:孩子多動手,智力發育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孩子的智慧要由小而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