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那么是什么塑造了我們的大腦呢?體驗。甚至到了老年,體驗也仍然在改變大腦的生理結構。每經歷一次體驗,一些腦細胞,也就是神經元,就會被激活,或者說“開火”。大腦有上千億個神經元,每一個都與其他上萬個神經元相聯結。哪些特定的回路被激活,決定了我們的心理活動有怎樣的性質,這包括從感知形象和聲音到更抽象的思維和推理等多個方面。當神經元一起被激活,就能開拓出相互間新的聯結。久而久之,神經元激活的結果就是大腦“重新布線”。
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這意味著大腦現在的工作方式并不會一直如此,我們可以開拓新的大腦回路,可以更加幸福快樂。不僅僅是兒童和青少年,對于正在跨越生命不同階段的每個人來說,這都是真實可信的。
現在,孩子的大腦正在不斷地“布線”和“重新布線”,你給孩子的體驗經過漫長的過程,最終形成孩子的大腦結構。很有壓力,對不對?別緊張,只要給予適當的食物、睡眠和刺激,大腦天生的基礎結構就會發展得很好。基因對人的外在形象氣質有重要影響。但是發展心理學多個領域的研究結果都表明,我們周圍發生的一切,包括聽的音樂、愛的人、讀的書、接受的訓練、感受的情緒,都深深地影響了大腦的發展。換句話說,父母們大有可為,他們所提供的體驗可以為孩子塑造靈活的、整合良好的大腦。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經常與孩子討論他們的經歷,孩子對這些經歷就能夠記得更清楚,也會具備更高的情商,并且更能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感受。對于害羞的孩子,如果父母支持并鼓勵他們去探索世界,就會培養孩子的勇氣,改善他們壓抑情感的行為。反之,過度保護或者不顧孩子的感受強行將其推入焦慮的情境之中,并且不給予支持,往往會令孩子依舊害羞。
兒童發展研究有這樣一種觀點,即父母為孩子提供的經歷,可以直接塑造孩子正在生長的大腦。神經可塑性領域的新發現同樣支持這一觀點。舉例來說,連續幾個小時盯著屏幕玩電子游戲、看電視、發短信,會以某種特定的方式給大腦布線;教育活動、體育運動、音樂等藝術形式則以另一種方式給大腦布線;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參與人際關系,尤其是面對面的互動,又是另外一種布線方式。也就是說,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會影響大腦發育的方式。
布線和重新布線的過程,就是整合的過程:即讓孩子的體驗創造大腦各個部分間的聯結。當各部分協調運作,它們就會創建并加固彼此間的整合纖維。這樣,聯結會更加牢固,大腦運作更加和諧,好比合唱團中的歌手可以用不同的嗓音唱出協調的和聲,那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單獨完成的。整合之后的大腦功能遠比整合之前多得多。
這就是我們想為每個孩子做的事情:幫助他們整合大腦,充分開發他們的智力。這也正是瑪麗為馬可做的,她幫助馬可一遍遍地復述故事(“咿呀嗚嗚”),化解他右腦的恐懼和痛苦,使他擺脫情緒的控制。同時,這樣做也是從馬可的左腦提取事實的細節和邏輯——左腦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剛剛開始發育,讓他能用一種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來看待那次事故。
如果沒有母親幫助他講述并理解這個事故,馬可的恐懼就會遺留下來,將來以別的形式浮出水面。他可能會創造出一種對于在汽車里或者與父母分開的恐懼,也可能右腦在其他方面爆發到失控的狀態,使他經常發脾氣。相反,通過和馬可講述故事,瑪麗讓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事實細節和他的情緒兩個方面,讓他同時使用左右腦,加強了它們的聯結。我們會在第 2章更詳細地講解這個概念。通過幫助他更好地整合大腦,馬可可以從恐懼與壓力中逃脫,恢復為正常的兩歲孩子。
下一篇:孩子的天賦特長如何引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把孩子的早期交給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