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少家長認為早期教育就是讓孩子讀書、寫字、算算術。這樣理解早期教育太片面化。早期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的智力,智力包括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開發孩子的智力時,不能偏重于單個能力的培養。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認為孩子能背唐詩、識字就聰明,從而不斷要求孩子死記硬背。其實,有的人知識雖不算多,但頭腦靈活,智力水平也就較高。如大家熟悉的司馬光砸缸救小朋友、曹沖秤象等,都是靠他們獨特的智力,做出令人贊嘆的事。
早期智力開發,可以通過一些有計劃、有目的的指導活動來完成,如引導孩子游戲、講故事、聽音樂、勞動來培養和促進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等的發展。
對開發幼兒智力,培養興趣,使他們產生求知的欲望最為關鍵。至于識字、背唐詩、算算術,要本著不強迫孩子學為原則,也不能小學化,“填鴨式”,而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利用生動活潑的游戲形式,點播式的提問和風趣幽默的語言,使孩子自然而愉快地吸收,而不是灌輸。早期教育是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積累;是啟蒙,而不是系統教育。
既然早教對BABY的成長如此重要,我們怎能袖手旁觀?為了不再重蹈Michael的覆轍,很多家庭甚至將早教提前到孕期,懷孕時準爸爸會為BB吟誦詩詞,播放胎教音樂;降生后BB的營養要補足,各種智力玩具也全面“跟進”。可在這呵護背后,卻總有一些奇怪的現象讓我們撓頭:為什么寶寶不好好吃飯?為什么他總喜歡打人?都三歲了怎么還是老坐不住?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早教”是否正確呢?
對于缺少經驗的新父母而言,面對寶寶的教育問題很容易走進誤區,最常見的就是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開發而忽視在孩子營養搭配、心理健康、小兒疾病等諸多方面的關注。過分重視孩子智力的成績,這無異于背離了嬰幼兒早教發展指導的理念。要知道,健全的嬰幼兒早教體系應該包括:嬰幼兒早期智力開發,兒童成長發育評估;兒童免疫接種、保健;嬰幼兒常見疾病預防和診治及疾病篩查;嬰幼兒飲食營養指導;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行為矯正;兒童心理健康咨詢及心理測驗和心理評估等多個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忽視了以上任意一點,寶寶在體能、智力及情商上出現發育不良的狀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下一篇:BB變聰明,爸爸必做10件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教早得太離譜寶寶會糊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