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年齡:從出生到18歲
皮格菲斯最近在動物園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從前,它總是用爪子抓自己,用嘴咬自己?,F在它有了一根棍子和其他一些東西,用這些 東西它能做很多不同的事情了。比如有時候用鼻子頂一個籃球,有時候 撲咬籃球。橡皮圈是它的最愛,它可以用鼻子聞,用嘴咬,還可以從中 間穿過去。有時候,它附近的水槽會被清理和打掃,這時候它就會來到 入水口附近,待在那里一動不動,好像就是為了感受水流過面龐的感覺。 清掃完畢了,它再回來。這些活動使皮格菲斯聽起來像一只水獺或者海 豹。從它的錄像看,它的確是在玩耍嬉戲,只不過是以極慢的速度進行 的。只有當用 3 倍速播放錄像的時候,它的這些行為看起來才像哺乳動 物,其實,它是一只海龜(見下頁圖)。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游戲有很多深層次的 相似性。當你觀察孩子玩游戲的時候,你可能只是覺得他們很可愛,但 他們其實還在學習適應未來生活所必需的能力。推開小汽車或者排球的 游戲跟使用鐵錘、狩獵或者制造機器的活動有一定的相通性。其實,人 類也會采用純粹的“動物游戲”的方式。嬰幼兒也喜歡咬東西或者把東 西拆開,咬人是幼兒園里的常見問題——其實這也是在練習我們的遠祖 曾賴以生存的捕獵技巧。
動物界的游戲很常見,哺乳動物、鳥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都 是如此。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判定動物是否是在玩游戲呢?研究人員采用三條標準:第一,游戲跟正經的行為(例如狩獵或者逃跑)類似,卻是由年幼的動物所為,形式上或者比較夸張、笨拙,或者有所變化。第 二,游戲沒有直接的生存目的。游戲似乎就是為了游戲本身,它是自發 的和娛樂性的。第三,當動物沒有壓力,或者沒有什么緊急的事情需要 做的時候,它們才會游戲。
這些關于游戲的標準適用于跳躍的頜針魚、玩水的短吻鱷以及蜥蜴。 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公園里,巨蜥在玩“躲貓貓”。體形最大的科摩多龍 巨蜥會用塑料圈跟公園管理員玩拔河游戲。它還會叼起熟悉的管理員的電腦背包或者別的什么東西,然后到處跑。游戲中的科摩多龍巨蜥看起來非常像一只狗,只不過它們的速度只有狗的一半。 動物的行為不僅僅包括輪流追逐或者打鬧。如果在塑料圈外層涂上
美味的亞麻籽油或者動物的鮮血,那么游戲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明 顯的占有和掠奪。在 YouTube 上關于科摩多龍巨蜥吞掉整只豬(或者其他 科摩多龍巨蜥)的視頻表明,這些捕食行為跟游戲之間有著明確的區別。 游戲在動物界非常普遍,這說明游戲出現在動物進化史的早期。游 戲也出現在那些社會化程度比人類低得多的動物中。游戲的這種普遍性 說明,雖然游戲的確好玩和有趣,但是它肯定同時具有一些非常重大的 功能。換句話說,當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他其實正在做一些對他的發展來說極其重要的事情。而且,游戲不僅僅對他來說,而且對整個人類來說,都是獨特的和具有重要功能的。 在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動物中,游戲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游戲的內容提供了一些線索,幫助我們了解游戲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么。游 戲研究人員(還真有這么好玩的工作)發現了三種類型的游戲。最常見 的一種游戲是客體游戲,比如皮格菲斯跟籃球和橡皮圈一起玩的游戲。 客體游戲通常會出現在狩獵、食腐肉或者雜食的動物中。另一種非常常 見的游戲是運動游戲,例如沒有任何理由地跳躍。(這里的運動是指那 些在一定的空間中進行的需要協調性的運動,例如攀爬、行走、或者奔 跑。)運動游戲在那些到處移動的動物中比較常見,像那些生活中水中、 空中,或者樹上的動物,它們經常需要躲避獵食者。第三種也是最復雜 的一種游戲形式,叫作社會性游戲。社會性游戲可能有很多形式,包括 假裝打架、互相追逐和摔跤?!凹傺b”是社會性游戲的一個重要成分。
社會性游戲占主導的動物的行為通常更有彈性或者可塑性。(當然, 最有彈性、可塑性的年幼動物就是你的孩子。)在哺乳動物和鳥類中,有 一個簡單的規則:如果這類物種有一個相對身體來說比較大的腦的話,那就有可能從事社會性游戲。在這些物種中,腦的大小也有區別,最大的區別通常出現在前腦部分;在身體大小一定的情況下,不同的哺乳動 物或鳥類的腦干可能差不多大,但是哺乳動物的新皮層和鳥類的前腦的 大小卻非常不一樣。新皮層或者前腦更大的動物通常生活在更大的族群 中,并且社會聯系也更復雜。鴨子們會“互相協作著瞎逛”,其實他們 沒什么事情,就是為了一起到處走走。大猩猩和他們的近親(例如人類) 會結盟,其同盟關系不斷地發生變化,幼崽之間的游戲很容易辨認,比 如互相追逐、摔跤和撓癢癢。如果你的孩子也做此類動作,他其實正沉 溺于遠古的“猿性”中呢。
下一篇:早教比遺傳更影響孩子智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影響寶寶智商的14個主要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