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善于用眼睛觀察的人,是聰明的人;善于用眼睛表情達意的人,更是絕頂聰明的人。孩子生而有眼,幾天就會看爸爸,看媽媽,看周邊的人。雖然不加訓練、引導,孩子同樣會睜開眼睛看世界,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一景物,看的角度不同,看的效果會完全不同。同樣是螞蟻搬家,孩子會沿著螞蟻搬家的線路,從它的這個家,追到它的那個家;氣象學家會察看它的搬家地勢,研究它為什么要從這里搬到那里;昆蟲學家看它能搬這么重的東西,會研究它的力量來自哪里……同是用眼看世界,其中的學問很大。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達到看的最佳效果呢?這需要親子配合,把雙方的著眼點都匯聚起來,捕獲最佳看點。
單由孩子去看,不管他看到了什么、看得怎樣,他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父母不關心、不過問,這對孩子的眼力培養是不利的。孩子靠著本能自我觀察、自我搜尋會有很大的片面性、局限性。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他一個人看的效果,與和父母一起看的效果是不同的;放任孩子一個人去看會漏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使孩子的看功很淺,很不全面。
當然,父母管得太多太細,一會兒讓孩子看這個,一會兒讓孩子看那個,緊緊貼在孩子的耳邊,嚴密監視孩子的視野范圍,不讓孩子看他喜歡看的東西,不讓孩子把他看到的東西都表述出來,這對孩子的心智傷害同樣是很大的。孩子聽父母的話,會關閉自己智慧的眼睛,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毫無主見,毫無探索的意欲,眼光、視野都會因此變得乏味、貧瘠。
怎樣才能提升孩子的眼光、視野呢?除骯臟、污穢、少兒不宜的地方外,父母應讓孩子大膽地去看去觀察。父母守在孩子身邊,時不時問他看見了什么,有什么疑問,看出了什么名堂?鼓勵孩子帶著問題去看,在看的時候,提出更多的問題。這會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分析力、思考能力。在孩子不會說的時候,父母就循著孩子的目光,一邊看,一邊做講解,并給孩子留出消化吸收的時間。孩子雖然說不出來,但是他的眼睛是靈動的,他的腦子是靈活的,他所看的東西是會產生作用的。父母應學著觀察孩子的眼睛,看他看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在他正對什么感興趣的時候,不要急于打斷他的目光、思緒,這是早期教育的奧秘之所在,也是父母不能缺席早教的原因所在。不是孩子最親的親人,怎么可能讀懂孩子的眼光、心思,怎么可能對孩子的心智開發有興趣?只有孩子的父母才肯下這樣的苦功,給予孩子這么細致、周全的教育。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能得到周全的教育,孩子能不聰明、機靈嗎?
人所獲取的80%信息來自眼睛,眼力好,觀察力強會使孩子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占據很大的優勢。因為,人的眼力與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孩子看得多,會想得多、記得多;孩子看得深,會想得深,記得深;孩子觀察的角度不同,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探究問題。所以,提升孩子眼力的過程,也是提升孩子智慧的過程;孩子的眼力好,觀察力強,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當然,孩子的眼力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培養起來的,需要天長日久、不間斷地鍛煉。但萬事萬物總有一個開頭,那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就從孩子睜開眼睛看世界的那一刻開始。小有小的培養、鍛煉,大有大的培養、鍛煉。小時候,讓孩子看爸爸、看媽媽,認爸爸、認媽媽——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一點一點地看,一點一點地認,看了屋里的,看屋外的;看了這里的,看那里的;看了靜止的,再看運動的;看了植物看動物;看了地上看天上;看了陸路看水路;看了外面看里面;看了正面看側面;看了自然看社會;看了中國看外國……邊走邊看、邊問邊思索,孩子會覺得這個世界充滿無窮奧秘,會想方設法去探索這世界的無窮奧秘。
孩子越小,父母的幫助、引導越重要。孩子不會“看”的時候,父母應引導孩子怎么看、怎么問、怎么想、怎么記;孩子會看了,會自我提問了,會獨立思考了,父母就要慢慢淡出孩子的視線,不要限制孩子的觀察、思考、想象;只有在孩子看不懂問起來的時候,才有必要給孩子提供參考和幫助。總之,孩子是看的主角,思考的主角,父母可協助孩子,切不可越俎代庖,指揮孩子。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孩子看沒看懂,看懂了多少,領會了多少,還差多少,還需從哪些方面去努力,父母看看孩子的眼睛,就會知道答案。一個人的眼睛會看到很多信息,也會透露很多信息。人能看出別人的深淺,也會透露自己的深淺。一個人需長久的磨煉才能練就過硬的基本功。當然,在別人那里,你的眼睛看出了什么,懂了多少,那也是掩不住的事情——你在看別人,別人也在看你。也許,別人比你看的本領更高強,讓孩子學會看人和被人看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在看與被看的過程中,孩子會提升觀察力、分析力、理解力、交往能力和心靈承受能力。這是眼睛的另一功用,重視一個,忽略一個,都是不完整的。
下一篇:游戲有助是培養BB統合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父母開發孩子社會性技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