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生來不懂秩序,他們的秩序感都是后天培養的。
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會,為什么要急著培養他們的秩序感呢?因為,世間萬物都是有序的——自然有自然的秩序,社會有社會的秩序。孩子從小生活在有序的環境中,會順應自然、社會,健康、幸福地成長;孩子從小生活在無序的環境中,家庭擺設一片混亂,家庭起居一片混亂,家庭往來一片混亂,孩子不知自己到了怎樣一個世界,摸不著頭緒,無所適從,自然也會陷入一片混亂中。
孩子生來無序,沒有白天夜晚的概念,沒有吃喝拉撒睡的規律,怎么才能使孩子進入一種有序的生活呢?父母要想孩子進入自己的有序生活,就得先進入他的無序生活,要什么就給什么,什么時候要就什么時候給。孩子在滿足中,睜開眼睛看世界,豎起耳朵聽動靜,張開嘴巴要表達——孩子與父母建立關系的時候,就是他體驗、感受父母的有序生活的時候。
剛開始,孩子是不會那么聽話的。他夜間鬧騰,父母起來照料他,早晨睜不開眼,就想和孩子多睡一會兒。孩子醒了,鬧騰起來了,父母才手忙腳亂地起來抱孩子,給自己和孩子做吃的,胡亂收拾一把——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越晚,孩子進入有序生活的時間也越晚。為使孩子早一天進入正常人的有序生活,父母在應對孩子的過程中,應搶先一步,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甭管孩子夜里鬧得怎樣,父母都應早起一步,把屋子收拾干凈,把身邊的雜物歸放整齊。孩子睜開眼睛,看見的是一個美觀、整潔的家,父母早已做好了準備,就等他醒了。剛開始,孩子是領悟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跟父母鬧騰是沒商量的。但是,孩子一早起來就進入一種有序的生活,這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動物經過訓練都會形成自己的生活規律,孩子經過父母的感化、影響,自然就會形成自己的生活規律:從一晚鬧騰三五次,慢慢減少到三兩次、一次,最后過渡到一晚都不鬧騰了。
孩子夜間不鬧騰是擺脫無序進入有序的關鍵一步,這一步邁好了,后邊的事情,比如飯前洗手、拉屎撒尿叫人、哪兒拿的東西放回哪兒、按時吃飯睡覺等等,就相對容易了。只要父母引導得當,每個孩子都不會偏離自然人的生活軌跡。
可孩子僅有自然人的生活軌跡遠遠不夠。孩子是社會人,不能不與人打交道,不能不與人建立穩定、和諧的關系。可孩子不知穩定、和諧的關系在哪里,這就需要父母的率先垂范。在外面,父母想什么做什么都先替別人著想,看別人的感覺如何、能不能接受、會不會給別人造成不良影響……父母說話、做事都有分寸、有章法,讓人容易接受,愿意親近,這使孩子天然就進入到有序交往的環境中。
從小讓孩子感受有序交往的好處——大家都按規矩辦事,大家都心滿意足、心存感激;同時也讓孩子感受無序交往的壞處——大家不按規矩辦事,自己不得安寧,使別人也不得安寧。孩子天天感受著有序交往的好處、無序交往的壞處,自然而然就會向著有序交往的方向發展。
生活無序的人,自身的修飾打扮混亂不堪,自己的家庭擺設、家庭起居、家庭往來混亂不堪,到了社會,也不知怎么與人建立穩定、和諧的關系。生活中,經常能碰到這樣的人——自身活得很狼狽,別人也不愿與之交往、合作。這種人,追溯其成長歷程,不難發現,其生長在怎樣一個混亂無序的家,父母是多么地邋遢、不講究,所以,帶出的孩子才會同樣混亂無序。
生活有序的人,自身的修飾打扮是得體的,自己的家庭裝修、擺設是美觀、大方的,自身的飲食起居也是科學、講究的。這種生活有序的人,到了社會,別人看他說話、做事有章有法、有條有理,都想與之交往、合作。生活中人緣好、工作好、學習好、生活好的人,追溯其成長歷程,不難發現,他是生活在怎樣一個幸福、美滿、有序的家庭,父母給了他多么好的教育,他成為受歡迎、受擁戴的人,是多么自然的事情。
也許有人會說,孩子小,家里亂就亂點,等孩子長大了,懂事了,再講究不遲。說這話的人,一定是對生活不負責的人。人的性格、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人的性格、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一經形成就難以更改。孩子小,看似不懂事,說什么、做什么都是隨心所欲、不過腦子;其實,孩子的成長是有密碼、有章法、有規律的,孩子越小,其成長的密碼越神奇,越難破譯。如果父母疏于環境改造,疏于自身形象的改造,孩子生于無序之家,長于無序之家,慢慢就會成為無序之人。孩子長大了,有一定的思維、行為習慣了,父母再來改造環境,改造自己,改造孩子,可木已成舟、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再怎么改造也不過是枉費心機而已。
孩子生在一個美觀、整潔的家,從小愛清潔、講衛生,他本能地就會對那種污濁、骯臟的環境產生排斥,拒絕成為骯臟、邋遢之人。孩子從小生活有規律,什么時間吃飯睡覺,什么時間“工作”、學習,什么時間娛樂、休閑,都相對固定。孩子小時候到點知道干什么,長大了,自然而然也會到點就知干什么。孩子小時候怎么與小伙伴交往,長大了就會怎么與同事、朋友交往。同一個人,大都會沿襲相同的生活、處世模式。為什么要讓孩子從小生活在有序環境里,原因就在于此。
有序環境跟金錢有點關系,但關系不大。那些一家三口擠在十幾平米小屋的人,可以把家收拾、布置得井然有序,讓人樂于親近;那些住大房子的人,同樣可能把家搞得亂糟糟的,讓人無法接近。“父母營造了家庭環境,家庭環境決定了孩子的習性、命運。”此話雖說得極端了點,但并非毫無道理。
下一篇:巧法發展幼兒數學思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12種家庭常用親子動腦游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