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從親子班開始上幼兒園
現在親子園很多,家長帶孩子上親子園的目的各種各樣。有的是為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有的是想學習一些早教知識、方法,有的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有的則是一種從眾心理……
任何問題最好都要追根溯源。上不上親子園?上什么樣的親子園?家長的動機是最重要的。通過對一些個案的調查分析,我們發現,親子園教育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為孩子上幼兒園做準備。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上幼兒園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大關。孩子從家庭養育突然間被放到幼兒園這個集體中,巨大的變化使他們無論在心理還是生理上都要經過很艱難的適應期。但通過親子園的教育,至少可以讓孩子對以下四件事不陌生、不抗拒——
1、認同老師的角色
在幼兒園里,一般上過親子園的孩子,對老師這個社會角色沒有陌生感。知道老師是帶著小朋友學知識、學本領、做游戲的人,在幼兒園里老師是可信賴的人,要聽老師的指揮,也大多聽得懂老師的話。這對他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很有幫助。
2、有規則意識
親子園里的教育雖然是有家長共同參與的,但也有規則意識的培養,如玩教具必須歸位,愛護教室的設施,對老師有禮貌等等,這與幼兒園的規則有共通之處。而且孩子經過培養,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在一個新環境里,也會懂得遵守新的規則,不會感到太受約束。
3、會上課
親子園最主要的活動就是上親子課,孩子們逐漸熟悉和接受了由老師帶領學習的上課形式,并學會遵守課堂秩序,知道配合老師,同時對學習產生了一定的興趣,為他們在幼兒園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4、懂得與同伴交往
很多家長帶孩子上親子園都是為了讓孩子能與更多的小朋友接觸,培養一定的社交能力。雖然一兩歲的孩子還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建立起緊密的同伴關系,但在親子課上,老師依然會教育小朋友們之間互助友愛,友好相處。有些孩子從家庭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走出來后,確實變得開朗,不再害怕與同伴相處了。而這一點,也是幼兒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課。
小建議:
有些幼兒園也辦有親子班,就是為了讓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孩子對幼兒園的環境、老師、教學有先入為主的了解。而且這樣的親子班一般也都會從家長全陪過渡到不陪,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完全從一種良性過渡中開始,如果能選擇這樣的幼兒園最好,孩子將會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減少入園焦慮。
下一篇:徐雨虹:別把早教過于神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友童:親子班不是必須要上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