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所謂的數學智能,就是發(fā)現(xiàn)數字的內在含義,并能把“具體事物”轉變?yōu)椤俺橄蠓枴保龠M行抽象事物的處理。最后,來思考假設與陳述間的關系和涵義。孩子數學智能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孩子在今后數學計算、邏輯思維、問題解決、歸納和演繹推理、對模型和關系的辨別等方面具備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加強對數字的敏感:平時在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加強孩子對數的敏感性。比如,當孩子吃蘋果時,你可以告訴他:“媽媽一共買了6個蘋果,寶寶今天吃1個;當孩子穿衣服時,你啟發(fā)孩子:“寶寶有兩雙小襪子,有一個小帽子”;你帶孩子在小區(qū)里走,可以有意識地對孩子說:“小區(qū)門口停了3輛自行車和兩輛轎車”,在說到數字時可加強語氣,以此激發(fā)孩子對數的敏感。
學數數:生活中有許多教孩子數數的機會。比如,你在撿豌豆,給孩子幾顆,讓他邊數邊放進碗里;你在洗碗后要孩子幫你放進碗柜,同時讓他數一數一共有幾只碗;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時啟發(fā)他:“寶寶今天玩了幾樣玩具?我們來數一數”。
玩數字游戲:可以經常和孩子玩數字游戲,比如,你說“一二三四”,讓孩子接“五六七八”;你說 “一二三四五”,讓孩子接“上山打老虎”;你還可以將數字前后顛倒地排列,使孩子掌握并逐漸察覺數字的可處理性。
運用比數法教孩子計數:將顏色或形狀不同的兩種教具從左到右,上下對應排成兩行,讓孩子觀察每一種教具的數量,再比較兩組物體是否一樣多,然后在下一行教具的后面再增加一個,使孩子清楚地看到一個數添上1,形成一個新數,這個數代表比以前多1個。1~3歲的孩子思維處于萌芽階段,計數能力很低,此階段孩子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認識直觀、形象,知識貧乏,經驗不足,最初的計數是口頭數數,只是機械地按1、2、3、4、5的順序唱數,并不理解數字所表示的內容,帶有“順口溜”的性質。3歲以前的孩子口頭數數一般是1~10之間,能理解4以內的實際意義,形成最初的數的概念。
那么,如何發(fā)展1~3歲孩子的計數能力呢?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多用直觀形象的教具或實物,從模仿計數開始,最初學口頭數數。
*運用比數法教孩子計數。將顏色或形狀不同的兩種教具從左到右,上下對應排成兩行,讓孩子觀察每一種教具的數量,再比較兩組物體是否一樣多,然后在下一行教具的后面再增加一個,使孩子清楚地看到一個數添上1,形成一個新數,這個數代表比以前多1個。
*同時運用孩子的各種感官(聽覺、觸覺、運動覺等)練習數數,并學說總數,如聽聽鐘敲了幾下,摸摸有幾塊積木等。
*在各種游戲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孩子練習計數。
*用尋找法,讓幼兒加深理解4以內各數的實際意義。
小提醒:
教孩子計數,要以幼兒的方向為準,從左到右點數,如運用桌上的教具示范點數,成人的方向要與幼兒的方向一致。
孩子的立體期和空間期
1~3歲:立體期。孩子開始對遠近、前后、左右等立體空間有了更多認識。“這時應該讓孩子多玩積木和插塑玩具,發(fā)展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對立方體形成初步的認識。同時不能忽略繼續(xù)進行色彩訓練,可以帶孩子看霓虹燈、琳瑯滿目的商品櫥窗等。”
3~6歲:空間期。孩子已能準確判斷出物體的大小、上下、前后、左右、遠近。“這時通過走迷宮、拼圖、橡皮泥等游戲,可以很好地鍛煉他對物體空間關系的把握能力,并進一步培養(yǎng)他更細微的觀察力。”
無論是在孩子的立體期還是空間期里,搭積木游戲不失為啟智的好幫手。孩子滿兩歲后,對形狀和大小已經有初步的認識。孩子開始對積木的各種形狀進行探究。媽媽試著這樣告訴他:三角形的可以放在方形的上面,三角形只能搭房頂,方形的可以構建房子。在用積木搭各種建筑物時,孩子還可以憑自己的想象和意愿,無拘無束地進行建構,比如搭建一所幼兒園,再搭建一個商店等游戲中,孩子可以在人物和活動情節(jié)上根據自己的經驗任意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 (李昊)
相關報道:開眼界:美國小朋友的數學課
孩子數學成績差可能是缺鐵
0-6歲數學智能培養(yǎng)方案
生活中的數學智能訓練
數學智能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
下一篇:揭露5個育兒“偽真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何甘當大孩子的跟屁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