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0~1歲
0~1歲的寶寶,主要依靠生理上的變化產生對時間的條件反射。寶寶1個月時就會隨媽媽的生活安排產生初步的時間觀念,如餓了,便知道喝奶的時間到了;吃奶后過了一段時間要排尿,寶寶會哭著要媽媽換尿布;吃飽、睡醒以后又哭著要求大人抱;玩累了入睡……如此反復循環。對時間的認知,寶寶主要依靠自身的生物鐘來完成。
巧媽媽對策
1.順應寶寶的生物鐘。出生后不久,寶寶就形成了按時吃奶、睡眠、玩耍等生活規律,媽媽按照寶寶的生理需求來安排他吃、喝、拉、撒、睡,不要隨意調整他的作息時間,以免打亂生活秩序。否則,寶寶不能對時間建立很好的條件反射,也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
2.灌輸秩序概念。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能理解諸如“媽媽先跟我打招呼,然后給我喂奶,再給我洗澡”這類的秩序概念,因此,周歲之前是向寶寶灌輸秩序概念的最佳時間。如果你隨意改變計劃,秩序被打亂,寶寶就會以發脾氣、哭鬧的方式進行“抗議”,拒絕合作。為此,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不妨給他講述做事情的過程,如“現在我們穿鞋,然后去公園”;需要做另一件事時,提前給他提醒:“故事講完后,就是洗澡時間啦?!弊寣殞殢闹刃蚋拍钪欣斫鈺r間概念,一點一點地積累逐漸形成時間概念。
3.幫助寶寶用活動區分時間段。1歲左右,寶寶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多了許多活動時間。這時你可以調整他的作息了,如固定白天玩耍、睡午覺的時間,晚上陪他進行較安靜的活動,如看畫報、講故事等,作為睡前的信號。讓他初步感知用玩耍、睡眠等活動來區分白天與黑夜。
1~2歲
周歲以后,寶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想法了,對時間的認知有了快速發展,雖然對幾點幾分的數字化時間仍沒有概念,但已經能認識一些特殊活動的時間了,如午餐時間、睡覺時間。他還可能知道一周有7天,如果你說這天不用上班,他可能會說這是周末。
巧媽媽對策
1.指導寶寶用動作和語言來建立時間概念。如早上,寶寶起床后會要穿衣,隨后指著毛巾要洗臉、洗手,走到桌邊吃早餐,揮手向上班去的爸爸媽媽說再見;晚上累了會走到床邊要求睡覺。慢慢地,你會發現,寶寶不需要你的指點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表明他已經形成“運動定型”,這將使他養成遵守時間、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
2.帶寶寶出游前制定出游的過程,并用語言描述給他聽。如:我們到車站乘公交車去公園,然后一同吃午餐,之后一起做游戲……讓寶寶理解時間的相對概念:現在、之前、之后,等等。
3.使用形象化計時工具,如計時器、鬧鐘等。先將時間設定好,時間一到就發出聲響,寶寶會作出反應:“哇,時間到了,我要快一點兒?!币部梢赃x用圖像化的掛鐘,如以十二生肖代表數字的鐘,用它來提醒寶寶:“當短針走到‘老虎’的時候,你就要把飯吃完?!边@個時候的寶寶思維還停留在具體形象化階段,將抽象的時間具體為聲響與動物,更容易理解,教育效果也會更好。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孩子的良好品質要從小培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教以培養各種能力為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