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杜小豆,你能不能不看這些無聊的電視劇!”每到周末,看著聚精會神坐在沙發里看電視連續劇的女兒,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聽見沒有!?作業也不寫,臉也不洗,早飯也不吃……”
“哎呀——我作業早寫完了,我的臉洗了,我自己熱了漢堡吃了,我看看電視不行啊?”她還一路排比下來,接著一個反問。
“不行!誰家這么點兒的小孩天天看破電視連續劇啊?早跟你說過,這種東西越看越傻,你怎么就不聽呢?”
“我哪兒天天看了,不就周末看會兒嗎?我們班同學都看,我是我們班了解明星和電視節目最少的人了……”
“這有什么丟臉的?別看了!”我不由分說,拿過遙控器把電視關掉。
“您干嘛呀!”她惱怒地跳起來,“這么不講理!沒您這么當媽的!”她一邊說一邊氣沖沖地走回房間,“咣”的一聲撞上房門。
……
這樣的戲碼上演幾次以后,我決定跟女兒好好談談。她說:“我們同學很多談論明星啥的我都不知道,那樣我感覺自己很‘另類’。”這倒是我沒想過的問題。女兒還說:“我正看到關鍵時刻,您給我關掉電視,一點兒不關心我的感受,就是不尊重我……”仔細想想,女兒說的很有道理,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我們常常是在一廂情愿地做事情,還美其名曰我們的心是好的,從而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事實上,生硬地關掉電視、電腦的方法效果確實不好,而且我們會直接給孩子樹立一個反面典型,讓他們遇到類似的問題也學著家長的樣子不去尊重別人。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家庭里,在學校里尤其常見。兩個學生犯了同樣的錯誤,成績差的受責罰,成績好的免受責罰;兩個孩子因為某件事同時受到懷疑,成績好的首先被排除,而成績差的則無可爭議地成為懷疑對象;對都沒有回答上老師問題的兩個學生,老師可能會對一個孩子說:“也許你這段時間太累了,再想想”,而對另一個孩子說:“你怎么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上來,笨蛋!一點也不動腦筋,站著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盡管每一件事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孩子享受公平的權利從小就被剝奪。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們衡量一個人是否值得尊敬的標準就是看他是否具有公平、公正的德行。公平如此重要,就在于它給予每個人同等的機會、同等的尊重和價值的肯定。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為什么要讓他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不公正、不公平呢?換位思考一下,假如那個看電視的是我們,孩子走過來給我們關掉電視,我們會怎么想呢?會怎么做呢?難道就因為孩子年齡小,他們就應該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嗎?
也許,父母和老師會認為,這么做是用來鞭策、刺激那些成績差、頑劣的孩子,但效果一定是不明顯,甚至是相反的,只要看一看成人社會,這一點就一目了然了。絕大多數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報復,而不是奉獻和友好,不少罪犯就是這樣形成的。
孩子更渴望公平、公正,如果家長和老師在不經意中剝奪孩子對這種權利的渴望,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為那樣,培養出來的很可能是罪犯。
為難
“媽——您說我該怎么做呢?今天真的很為難。”嘿,一個不到10歲的小學生還能有什么事能把她難成這樣呢?
“怎么回事?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聯合國讓你去調解?還是外星人要來了,需要你去談判?或者……”我故意逗她,一向開朗、果斷的小孩皺著眉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還真不和諧。
“哪有啊,要真是外星人還好了呢!那我就好好研究研究他們。”說話終于有了底氣了。
“那是怎么回事?和同學吵架了?”
“沒有。今天我們學校選優秀班主任,每班出三個學生代表,給全校的班主任投票……”
“那你們只能給你們自己的班主任投票唄,別的班主任你們也不了解啊!”
“參加評選的班主任都先介紹自己,然后我們再投票。”
“那你投的誰啊?”
“每個人有三票,按理說吧,我應該先投我們班主任,可是,我覺得三年級一班的班主任更好,投給她吧,對不起我們班主任;投給我們班主任吧,又覺得理虧……唉!”
“不是有三票呢嗎?”這在我們大人看來不是什么難事,對一個孩子來說就是一件天大的事了。
“校長說,第一票起決定性作用,就是說我選的三個老師,哪個排第一位是很重要的。”唉,學校也是,這種事居然讓孩子投票。“您覺得我應該怎么投?”
我說:“老師讓你去,是希望你公正地做這件事,你覺得三年級老師好,就應該先投她,而且我相信你們班主任不會希望你在這件事上說謊的。”看她點了點頭,我接著說,“你想,你就像一個法官一樣,要公正地投票,如果法官都講人情,那還怎么能懲罰罪犯呢?要是現在這點小事你都不能決定好,還怎么能干大事呢?‘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我知道了。”
“現在能告訴我你第一票投給誰了嗎?”
“三年級的張老師。可我還是覺得有點對不起我們班的王老師,其實她也挺好的……”
“這個我理解,我也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是你做了一件正確的事,為什么還內疚呢?我做過老師,我都能理解你,我想你們老師也會理解你的。是記名投票嗎?”我雖然這么說,但也怕萬一老師不是這么想啊,那后果……
“就因為是不記名,我才難受呢!要是王老師知道我是這么投的,把我批評一頓,我心里可能還會好受一些……”
“那我覺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首先別讓老師在你身上操心,并且力所能及地幫老師做一點班里的工作,你覺得行嗎?這只不過是你遇到的一個小小的選擇題,以后你還會遇到更復雜的選擇題的,那你現在就這樣了,以后怎么辦啊?是不是會寢食難安啊?那樣的話,你還是我的小豆嗎?忘了?我希望你是一個開心的小豆子啊!”
“也是!我去看書了!”……看樣子她已經想明白這件事了。
下一篇:別讓偽科學毀了孩子的未來教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愛多少決孩子的聰明度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