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與姬十三先生的對話中,當談到某個不常關注的話題時,他往往會經過一番思考,然后鄭重而確定地說:“噢,其實我也不懂?!毙θ菘赊?,心平氣和——這個讓他“不懂”的話題可能是“家庭教育”、“兒童閱讀推廣”或是其他。
我喜歡他這樣的說法,“其實我也不懂”,相信他這樣說并不僅是謙虛,其中有部分事實,更有他作為理科生的縝密思考的習慣。而且,“不懂”,該是進入科學,進入研究,進入科普的最好狀態。就像連岳在《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推薦序里寫到的:在現代社會分工極精細的背景下,優秀的科學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睕]錯,科學的進步使人謙卑,而謙卑又會使科學更加美好,也使科學作家姬十三與團隊做到了如他在別處所說,“耐心做這個世界的改變者”。
姬十三確實是有耐心的,2004年,開始向媒體投稿;2007年,策劃發起“科學松鼠會”,建起私密論壇;2008年“松鼠會”群博上線;2009年,注冊成立“一群松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0年11月,“果殼網”上線。無論前行,還是折身,或是轉型,姬十三以他的堅定與專注,像他自己說的,“不斷索引,不斷跟著鏈接往下跑”,以實際行動創造了一門新的流行文化派別,改變了絕大多數中國人心中科普老舊過時的印象。雖然有人稱他為“知識青年做生意”,但這個生意最重要的目標是“讓科學流行起來”,因為“科學在文化當中是弱勢的,雖然所有人都覺得它很重要,但它是弱勢的,這就是我們想改變的東西”。
姬十三笑著說他不懂“教育”,可是,“不斷跟著鏈接往下跑”,真的是我近來所聽到的對信息時代教育本質有啟示的最好的話語之一。你覺得呢?
關于“科學松鼠會”
冷玉斌:可能有一些家長是初次聽說“科學松鼠會”,他們想知道這是什么組織。
姬十三:“科學松鼠會”是2008年成立的一個NGO機構(在特定法律系統下,不被視為政府部門的協會、社團、基金會、慈善信托、非營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原來是業余的,后來慢慢正規化。今年一月份通過民政部門注冊,正式拿到了NGO牌照。目前來看,“科學松鼠會”應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青年科學寫作者組織,可以說是民間版本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以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總喊中國科普出現斷層,后繼無人,因為協會里更多可能是六七十歲的人,40多歲的人都非常少,突然出現了我們這一群20歲出頭,30歲左右的寫作者,他們還蠻高興的。不過我們這群人在體制之外,形成的是一股民間力量,當然,所謂的民間和官方也不是截然對立的。
我自己從2004年開始寫作,在圈子里待得比較久,有比較好的人脈資源,也算有一些號召力,所以到2008年正式創立“松鼠會”。起初定位就是“協會”,大家后來看到我們寫了很多文章,其實幕后有很多工作是看不到的。比如培養作者,讓他們的文章通過媒體發表等。現在主流媒體上的科技文章,我覺得至少有一半是“松鼠”寫的。以前媒體多是沒有科學版面的,因為“松鼠會”的成立,很多大眾媒體現在都設了科學版面,因為有稿源了。我們一直想通過增加科普作者人數,提升科普寫作質量這樣的路子來推動科學普及,讓科學更多占領媒體的陣地,從而影響更多人,這是我們最核心的思路,就好像教育培訓部門會培訓大量語文老師,讓更多更優秀的語文老師走上講臺,通過這些人去影響孩子,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冷玉斌:像南京這樣的城市,“松鼠”多嗎?
姬十三:目前“松鼠”數量還挺少的,一百多個,而且一半在國外,國內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南京有1個,還是學生,在南京郵電大學讀書。
冷玉斌:回頭看自己,會走上科學寫作的道路,是不是也和小時候老師的影響有關?
姬十三:小時候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是語文老師,所以才喜歡看書、寫作,后來讀理工科,就想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
冷玉斌:博士畢業時,沒有進入科研領域,決定做一名自由撰稿人,并聯系更多的人進行寫作,是不是當時就有了較清晰的規劃?
姬十三:事情是慢慢做起來的,開始我只是想成為一個好的科學作家,但到后來逐漸聚合起一批人,做成一個平臺,并且這個平臺能夠實踐的東西越來越多。老實說,在2007、2008年的時候,我沒有預料到此后會是這個狀態。
冷玉斌:放棄科研工作是為了追求自由,結果事業越做越大,到現在成了“果殼傳媒”的掌門人,會不會覺得少了很多自由?
姬十三:自由都是相對的,也要看是在什么維度上追求自由,從身體來講現在是更加不自由,要去管理一家公司,做很多不得不做的事,但同時想象空間大了,能做的事情多了,心靈更加自由。自由一定是不同維度的,不能單純地談自由。
讓科學流行起來
冷玉斌:從成立“松鼠會”到創辦“果殼傳媒”,對科學傳播、科學寫作,有什么樣的新的想法?
姬十三:對,你能看到我一直都有新的想法出來。這些年我從自己寫作,到成立“科學松鼠會”,再到創辦“果殼傳媒”,核心線索都是科學傳播,但各階段模式和側重點可能不太一樣,一開始最多是自己來寫,后來是推動更多的人成為科學作家,到“果殼傳媒”,我的思路是科技的趣味可以影響更多人,影響未來的文化,所以將做的事情會不僅局限在科技領域,還會拓展到其他領域,越來越廣闊,越來越有想象力。
冷玉斌:重心也越來越不同。
姬十三:是,側重點會不一樣,但核心不會變??茖W傳播最核心的理念無非是給大眾提供,或說幫大眾理解靠譜的信息,同時也清楚靠譜的信息哪里找。這樣一個理念未來可沿用到其他領域,其他領域也需要去尋找靠譜的信息,二十一世紀,信息太多了,在信息流中怎么找到靠譜的東西,這個是最難的。
冷玉斌:最初是在《讀庫》上讀到“科學松鼠會”的文章。但一讀就難忘“松鼠會”作品的趣味,這樣幽默、靈動的風格,非常吸引讀者。
姬十三:科學傳播的核心是傳播,科學寫作的核心是寫作,從傳播和寫作來講,一定要讓閱讀者和接受者更好地體驗到你的知識,要點在于知識如何更有效地傳播出去,而不是我要傳播多少知識。作品的形式感,給用戶的體驗一定是其核心命脈。以前大家不是很重視這一塊,只是覺得我的結論要絕對正確,我要寫得不出錯,把核心放在這一塊當然也應該,因為寫的是科學,但如果忽略了讀者,就完全忽略本質了。
在我看,通過傳播讓用戶更好地體驗到這些信息最為關鍵,一定要在形式上推陳出新,一定要思考用戶在想什么,看到這些東西感受怎么樣。以前寫東西,我都會思考這篇文章印在書里與發在雜志上,效果應該是不一樣的。同樣一個信息,閱讀介質不一樣,帶來的閱讀體驗也不一樣。人們在翻書的時候可能更加休閑一點,或者說他可能更加愿意讀長一些的東西,但讀雜志和報紙是不一樣的,讀報紙的速度一定是最快的。網絡時代閱讀的時間越來越短,電腦屏幕第一屏是他能忍受的上限,甚至不愿再去翻頁,同樣是千字文章,在電腦上看覺得挺長的,但是放進書里就不得力,不夠充實。不同的介質帶來不同的閱讀感受,隨著閱讀重心的轉移,作者的寫作方式和表現手法一定是有變化的,你要揣摩用戶心理,要做用戶訪談,要知道他們在做什么。這樣的變化隨著時代而變化,傳統寫作者跟進會慢一些,年輕人了解起來比較有優勢。
冷玉斌:有更多讀者的觀念在里面。
姬十三:就是一個用戶體驗問題,要考慮讀者,不是光想著要傳達多少,這一點當然也重要,但是讀者能接受到多少才是最核心的。
冷玉斌:《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一書,開篇就是你寫的《美好的知識》,我想“美好”應該是知識的本來面目,尤其是科學知識。我小時候很喜歡讀科普書,印象最深的是《科學家談二十一世紀》,李四光、茅以升、華羅庚這些大師級人物,都在用知識暢想二十一世紀,后來為什么這樣美好的科學讀物越來越少?
姬十三:很多原因,首先現在信息太多了,我們小時候沒太多信息,樣樣會覺得新鮮,對信息的期望就不一樣,也愿意花很長時間看一個東西,現在還會這樣嗎?大家會覺得太多可以分心的東西,看的、聽的、用的、玩的。對信息的期待不一樣,愿意為它花的耐心就不一樣,這就對知識傳播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做的時候也會更難。另外現在做這些事的人也少了,過去還會有一些老一輩科學家愿意來做,這也是一個客觀現實。不過相對來說,不比前面講的因素更重要。其實現在還是有一些好東西,但是往往看不到,而且看到了也不重視。
冷玉斌:能不能舉個例子?
姬十三:比如臺灣那邊,不少科學家在寫一些很好的科普作品,不過大家平常接觸得不多。
冷玉斌:我記得您講過,“松鼠會”是進行科學寫作,不是科普寫作,能解釋一下嗎?
姬十三:只是說法上的不同。我不大喜歡“科普”這個詞,首先,這個詞有布道的感覺,它預設了我和你不一樣,而且我比你高,是你的老師,要傳授東西給你;其次,“科普”這個詞比較傳統,給我們老舊的感覺,也會因為這個詞想起很多官樣色彩的東西,給人的心理屬性不太好?!翱茖W寫作”這個詞也不大好,我們還在找一個更好的表達。就是想表明作者與讀者之間是平等的,我有你不知道的東西,你也有我不知道的,大家來交流,這種分享才是我們在意的。每個人都有別人所不知道的那一面,平凡人也有不平凡的東西,你把長處分享給別人,別人再分享給你,而不是說,我傳道給你,布施給你。
冷玉斌:可能科學普及和科學寫作,終點也不一樣,真正做到普及也很難。
姬十三:“普及”這個詞有太多講不清楚的內涵,包含的元素太多了,信息量太大了,每個人用這個詞的時候表達的東西也不一樣。
冷玉斌:這種科學寫作,對當下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來講,它的價值會落在哪里?
姬十三:關鍵是科學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講,意味著什么,科學其實是推動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驅動力,這種說法應該不算過分,但是科學在文化中是缺失的,你可能很少在媒體上看到科學。如果你大學不是學理工科,即便你大學學理工科,工作之后也很少見到科學,或者很少討論科學,這樣是不對的??茖W在文化當中是弱勢的,雖然所有人覺得它很重要,但它是弱勢的,這就是我們想改變的東西。
冷玉斌:你們有一個口號是“讓科學流行起來”。
姬十三:還有一句是“科學是文化”。
下一篇:朋友吃掉BB所有的食物教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步車或妨礙寶寶心智發育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