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講述人:毛太太,33歲
問題寶貝:兒子,7歲(小學一年級)
很幸運地我和先生都有一份不需忙到披星戴月而收入尚可的工作,所以我們婚后的晚飯時間相當固定:5點半下班回家下廚,7點開飯。
可是這個時間表實行了近10年之后,有人提出了異議……兒子老是在吃飯的時候不吃,理由是“我不餓”。
因為中午吃太多了,不餓;
因為下午同學請客吃了餅干,不餓;
因為感冒了沒胃口,不餓;
沒有理由,就是不餓。
但等我們吃完飯,他又會嚷著餓了。于是我和先生的晚飯時間是7點,他卻可能是8點、9點、10點……
不按時吃飯的壞處我們當然知道,可是不管是好言相勸還是威脅利誘,或講道理講到口干,他就是一口咬定:“不餓,吃不下?!?/p>
好吧,既然不按時吃飯的原因是不餓,那么我們只需要讓他變得按時就餓即可。
中午少吃?不好,萬一下午餓了呢?發育時期可是不能餓著的。
別吃同學的東西?也不好,這可是拒絕友情呢,我可不想兒子成為同學們眼里的異類。吃開胃藥?更不好,常年靠藥物強制調理身體機能會出問題的。
那么方法只剩下一個:運動,讓兒子自然而然地在吃飯時間感到饑餓。
為此,我和先生這兩個離開校園后幾乎就沒運動過的家伙,不得不活動活動這把老骨頭,開始變身成為體育專家,目標是:務必在晚飯前消耗掉兒子肚皮內的殘余食物。
第一天,父子倆一共跑步10分鐘,玩單雙杠7分鐘,打籃球半小時,回來的時候一身臭汗,兒子更是邊換鞋邊嚷嚷:“好餓?。?,今晚吃什么?”
還不等所有的菜上桌,他就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把平時看一眼就說不好吃、沒胃口的菜吃了個底朝天。
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第二天換我,和兒子捉迷藏半小時,打羽毛球10分鐘,累得我腰酸背痛,回去和兒子把老公做的意大利面一掃而空。
就這樣,每天回到家一人做飯,一個人拉著兒子去做運動。跑步、打拳、馬步、籃球、溜冰、單雙杠、乒乓球、羽毛球輪番上陣,朝九晚五后仍筋疲力盡強撐著在精力旺盛的兒子面前扮演運動專家。
不過有了這飯前1小時的活動,兒子再也沒在晚飯的時候說吃不下了,反倒是“什么時候開飯啊,我餓!”這樣的號叫成了他的口頭禪。
我家的晚飯時間終于又統一成了每晚7點,定時定點,風雨無阻。
另外讓人欣喜的是,在糾正兒子吃飯時間之外,我和先生的身體也在每天的運動中強健了不少,大有重回18歲之感。
如果孩子不是故意調皮搗蛋不按時吃飯,那么就必須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威嚇利誘哄騙都是治標不治本而已。
下一篇:我家的印第安納.瓊斯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左撇子的孩子更聰明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