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母女分別的思念 ( 寶寶11個月)
生活片段:孩子去外地游玩了,我真的十分想念;而一旦和先生發生不愉快,我就更加想孩子。幾千里之外的孩子,好像也和我有心靈感應,離開媽媽她就開始生病。我常打電話去問孩子情況,有趣的是我采取了電話跟蹤的方式,孩子和老人沒有帶手機,但是她們一到哪個城市,我就能打電話找到她們,他們說我有衛星定位系統呢!我好想寶寶快點回來啊!昨夜夢見了我的寶貝。恍惚中說是在家里,恍惚中又說是在我工作過的單位門口,阿姨正牽著孩子的手在前面走,我出差回來,還有幾米遠,我看到了孩子那蹣跚學步的背影,叫了一聲:“寶貝!”孩子猛地回頭一看,是媽媽!阿姨告訴她:“寶寶,你媽來接你了!”我跑過去仔細地看著她:胖胖的臉蛋,扎個小辮子。她一看到我,也興沖沖地跑過來,邊跑邊叫:“媽媽,媽媽!”“啊,寶貝!”我一把把她抱到懷里,她真陶醉了。可一覺醒來,我才發現身邊空空,孩子還在那個遙遠的城市呢!前段時間總聽孩子他爸說夢到女兒了,我不相信男人有那么想孩子,可今天我也夢到了,我才發現孩子的確是父母難以分開的寶貝呢。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寶寶回來那天,家里那么熱鬧那么溫馨。在分別的2個月里,我和愛人都從心理上成熟多了,更加理解帶孩子的不易,更加疼愛孩子。這二個月,寶貝正在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這段時間是最難的啊。寶寶更依戀父母了,這也是分別的收獲。孩子一回來,看到熟悉的家,終于拉起我的衣角要我和她玩。
媽媽心語:兒女是父母心里永遠的牽掛,不管是天各一方還是近在咫尺。多點關心多點愛,適合每個人每個家。
專家評說:母子分離會帶給孩子心理焦慮,但也會給孩子帶來新的生活體驗。當最親密的媽媽外出或離開時,孩子會感到不安、恐懼、害怕、憂慮,常用哭鬧宣泄自己的不安。分離焦慮是孩子對于被拋棄的憂慮,對安全的一種需要和渴望。分離焦慮從1歲半到2歲半最為強烈;3歲以后,隨著孩子認識能力增強,焦慮明顯減輕。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多數哭鬧不止、有的悶悶不樂、有的出現吃手、尿床的情況、嚴重的可能出現厭食和反射性嘔吐等,不同的孩子表現不同。一般來說,性格開朗、朋友多的孩子,分離焦慮一切較輕,讓孩子看著媽媽走,讓孩子逐漸適應分離或熟悉新環境,讓孩子多交朋友,。媽媽避免“不要孩子的”不良暗示會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分別可以讓孩子體驗重聚的快樂。
下一篇:讀者問答教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當獨生子女升級做父母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