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
德國大詩人、思想家歌德4歲前讀書;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四五歲讀兒歌;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張衡10歲博覽群書;詩仙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縱觀古今中外,不少卓有成就的科學巨人、文藝大師,他們最早閱讀時不過四五歲。大量研究認為,越早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僅能激發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還能提高語言能力,是孩子智慧發展的鑰匙。
從新生兒開始,請家長“大聲”為孩子讀書
“您是怎樣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呢?”面對這個問題,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回答很可能是“我給孩子買了許多兒童讀物”,而大部分美國家長的答案是“我每天花20分鐘為孩子朗讀”。
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出版了一本《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在美國銷量100萬冊以上,被譽為改變美國歷史的書籍,它之所以受到推崇,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掀起了一股為孩子大聲讀書的熱潮。
“從新生兒時,父母就開始為孩子朗讀了?!蔽錆h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健教授說,父母為孩子聲情并茂地朗讀,不僅能增進親子情感交流,還能促進孩子智力、聽覺發育。這時,孩子雖然聽不懂朗讀的內容,但對色彩鮮艷的物品和節奏感強的聲音比較感興趣,家長適合選一些顏色鮮艷、有韻律的童謠、兒歌書為孩子朗讀。
“為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興趣,一開始,父母中就要固定一位定時定點給孩子朗讀。”楊健說,最好安排在睡前,每天堅持給孩子朗讀15~20分鐘,以便養成習慣。
1歲左右,吸引孩子參與閱讀
隨著孩子一天天成長,1歲左右的孩子們不只對家長的聲音以及書上的顏色、文字感興趣,還能多少給爸媽一些回應。
“這時,家長要鼓勵、吸引孩子參與閱讀?!编嵵菔薪鹉粗赣變簣@老師徐林麗說,比如,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書,讓他指出書上的不同物體、不同顏色;或者,問一些類似“你喜不喜歡這個故事”等簡單、籠統的問題,讓寶寶用表情、肢體語言表達和參與。
隨著寶寶語言、理解能力的提高,提問難度、數量可以增加。家長可選在讀書前,先帶孩子認識一下書上講的小動物、小物件,等讀到這些時,讓寶寶回憶一下;家長也可先講一半故事,讓孩子說一個結局,再朗讀書的結局。
1歲左右的孩子,適合選畫面簡單、色彩柔和的讀物,最好一頁紙上只有一幅圖,能讓他理解自己在書上看到了什么;等有了一定理解力,再增加故事情節。
3歲后,逐漸讓孩子轉向“自主閱讀”
3歲前,家長是朗讀的主角;之后,要逐漸讓孩子轉向自主閱讀,家長參與指導,這樣等6歲時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就能基本建立了。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采取一些方法,比如讓孩子跟讀。”楊健說,跟讀分三步:第一步“頓讀”,家長讀一個字,孩子跟讀一個字;第二步“順讀”,家長讀一句,讓孩子跟著讀這句;第三步“跳讀”,當孩子特別熟悉一段讀物時,家長讀上句,孩子接下句。也可以讓孩子先背后讀,家長可選一些字數較少、易上口的兒歌、詩詞,先一句一句讀給孩子聽,讓他背熟;然后,再把這首兒歌、詩詞放到孩子面前,讓他一邊背誦,一邊用手指向相應的字,使字音和字形重合。
“這種‘指字閱讀’不意味著孩子已經認識這個字,家長千萬別強迫孩子認字?!睏罱≌f,否則,孩子的閱讀興趣在這種強迫壓力下會一點點喪失?!白尯⒆釉诤透改傅墓餐喿x中獲得快樂,培養閱讀的興趣,養成進行閱讀的良好習慣,才是早期閱讀的關鍵。”徐林麗說,如果孩子對某本書不感興趣,或暫時不愿意閱讀,一定不要強迫。
等孩子6歲時可以完全獨立閱讀了,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比如,多帶孩子上圖書館;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全家人共同閱讀,尤其要讓孩子留意到你的閱讀習慣。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