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這樣的場景你經歷過嗎?
如果你的家里有個小寶寶,對這樣類似的場景或許不會陌生:
你和寶寶一起開心地用積木拼搭建筑物,你一會兒沖著寶寶笑,寶寶一會兒沖著你笑——一切都是那么輕松與快樂。但是,搭建到最后,你們發現做金字塔塔尖的那塊積木不見了!眼看就要搭好的金字塔沒辦法完成了……望著這無法完成的建筑,寶寶開始變得焦慮,失望,生氣!然后哭了起來……
以上是寶寶生活中常見到的一幕,也只是寶寶漫長情感發展歷程的一個開始。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他們不僅會有無法找到積木的失望情緒,還會慢慢發展出更復雜的情緒,對快樂和痛苦進行更深入探索。這個過程中,需要你的理解、陪伴、安慰,并和寶寶一起去探尋解決情緒問題的方法。
發脾氣,原來是有原因的
很多時候,讀懂寶寶的情緒并不那么容易。他為什么會兇狠狠地拍打物體?為什么大哭大叫?是因為任性,還是因為失望?
但值得慶幸的是,當你了解了為什么這一切會發生,了解寶寶為什么會發脾氣,將有助增加你對孩子的耐心、理解與同情。而如果此時你也處于情緒風暴之中,這將幫助你冷靜下來。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這個科學道理:0~3歲寶寶的大腦有發展良好的情緒硬件,但是他們在軟件方面的能力,例如自我控制,如何對付消極情緒方面卻非常非常弱。
新生兒大腦的情緒中心——包括杏仁核和邊緣結構已經開始形成,但是更復雜的意識通路——讓孩子意識到信息并且加工處理的——邊緣皮質和前額皮層還未開始在嬰兒腦中活動。改變發生在寶寶8個月左右。當你與寶寶目光接觸時,會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反應。
此時,雖然寶寶更高級的大腦區域有待成熟,但它們的增長速度卻是驚人的。增長速度的高峰恰恰發生在0~2歲,數以百萬計的連接腦細胞的突出每一秒都在增長。但實際上,增長中的突觸并不是影響寶寶情緒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寶寶腦中也開始發生“修剪”的情況——最重要的突觸變得更加強韌,而那些用途不大的自動消亡。
到了寶寶兩歲時,才真正迎來增強和消減大腦情緒控制中心的某些路徑的任務。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寶寶的成熟水平不是直線上升的,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腦連接形成,一些腦連接中斷。例如,科學家認為雖然右腦有很多處理負面情緒的結構,但左腦通常比右腦發達。但是左右腦生長的速度并不相同。這也就是為什么你會看到寶寶有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顯得“喜怒無常”。
簡單地說,0~3歲寶寶的情緒還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生理因素的影響而顯得喜怒無常,但這是寶寶情緒發展所必經的曲折之路。
你可以做些什么
寶寶的情感發展路究竟是更崎嶇還是更平坦,很多時候是由他的個人氣質決定的。但作為家長,你可以做很多來幫助寶寶了解自己的情緒、并嘗試幫助他平復自己的情緒。
寶寶,媽媽知道……
當寶寶開始發怒甚至大聲哭鬧時,更好的應對方法是,你盡量平靜地向寶寶“敘述”當時的情境,告訴寶寶,媽媽知道、了解你的情緒,這對寶寶來說將是很大的安慰。
“媽媽知道了,你因為找不到做金字塔塔尖的那塊積木而著急。”
“媽媽懂了,小明搶走了你的玩具你感到很生氣。”
“媽媽明白了,你想要媽媽看著你,媽媽卻盯著電視機,你感到不高興了。”
通過這樣的方式,寶寶的情緒被你的語言表達出來了,這點非常重要。一方面表明你認可了寶寶的情緒,讓寶寶獲得安慰,另一方面,無形中,你自己的情緒也得到了穩定,也讓自己接受了剛剛發生的一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方式還有助于加強寶寶腦中更高階的情緒腦連接哦。
一起來解決問題吧
在穩定了寶寶和自己的情緒后,你就可以試著和寶寶一起解決問題啦。
“想想看,做金字塔塔尖的那塊積木會在哪里呢?”
“我們去和小明說說,讓他把玩具還給我們吧!”
“媽媽下次一定注意,不看電視了,和你一起看圖畫書,好嗎?”
當然,你也可以采用轉移情緒的方式:
“快聽,外面有飛機飛過的聲音,我們一起去陽臺上看看吧!”
笑著看看寶寶,友好地拍拍他,然后抱抱他,一切就這樣自然地化解啦。
可見,1~3歲的寶寶會發脾氣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你能做的就是接納寶寶的情緒,認同他的情緒,但同時,也將解決情緒問題的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相信,這不僅會為寶寶,也為你迎來海闊天空。
譯自美國Babble親子網站刊載的美國心理學專家Heather Turgeon一文。
推薦幾本幫助寶寶認可、接納自己情緒的繪本,建議你和寶寶共讀:
《我不想生氣》這本繪本能夠讓孩子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情感;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減少壓力,釋放自我;同情他人,樂于傾聽。
這一天霍斯過得很不高興,他帶著一肚了怨氣回家。但是,霍斯的媽媽卻知道怎么處理那一肚子的怨氣:那就是煮一鍋《生氣湯》!媽媽一不批評,二不教訓,三不追問。她不抵制孩子的情緒,而是教孩子學會自我疏導。
下一篇:孩子健康成長5類朋友不可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與“犟孩子”相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