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充分對話:激活孩子的語言能力
我的朋友大衛智商很高,但他直到三歲才說話。當我問他的媽媽,為什么這么聰明的孩子卻花了這么長的時間才學會說話時,她說:“我當時覺得沒有必要對他說話,因為他根本聽不懂。”大衛的童年經歷和隨后的語言發育遲緩充分證明了與嬰幼兒進行語言交流的重要性。父母們應該看一下本章中關于兒童早期語言習得的“不該做什么”部分。
一項針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語言能力發展的50%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但研究人員也認為,在兒童語言習得方面,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對語言的接觸程度。對孩子來說,你就是最重要的語言老師,你不需要單詞卡、計算機程序、專門的課程或者教育影片,就可以幫助孩子茁壯地成長,甚至還可以讓她在某一方面學有所長。和你及生活中其他關愛她的人的日常語言互動就會讓孩子獲益匪淺。在本章中,我會提供大量有助于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小竅門,這些小竅門全部來自于與真實的人所進行的有意義交流。如果孩子們從一開始接觸語言時,就能沉浸在交流的樂趣之中的話,他們往往就會更早并更為有效地使用語言。此外,無論在語言的數量上和質量上,你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才能給孩子創建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
語言數量
研究證明,我們對孩子所說的詞匯數量是與她的詞匯量成正比的。這里的詞匯量指的是你和孩子的直接對話。她從電視、錄像、廣播或其他人的對話中聽來的單詞是不能計入其中的。
在一項歷時語言研究中,研究者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花了兩年半的時間錄制、轉錄并分析了來自三個不同社會經濟團體的42個家庭在家中的談話用詞。從事這項研究的學者們普遍認為,這項研究提供了最全面綜合的數據,可以表明不同的語言環境會對語言輸出造成怎樣的影響。而其最后的結論讓人深感驚訝。
哈特和里斯利研究發現,在不同階層的家庭中,兒童的詞匯量存在著明顯的差別。以三歲年齡段為例,在“專業人士”家庭中,兒童的詞匯量平均為1116個;在“工薪階層”家庭中,兒童的平均詞匯量為759個;在“福利救助”家庭中,兒童的平均詞匯量為525個。在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后,哈特和里斯利還發現,這些差別源自他們分別所處的語言環境。在“專業人士”家庭中,其父母平均每小時使用2153個單詞;在“工薪階層”中,其父母平均每小時用1251個單詞;而“福利救助”家庭中,其父母平均每小時使用616個。這就意味著,在一年當中,“福利救助”家庭的兒童能夠接觸到300萬個單詞,“工薪階層”家庭的兒童可以接觸到600萬個單詞,而“專業人士”家庭的兒童可以接觸到1100萬單詞。在研究的最后,我們可以看到,來自“專業人士”家庭的兒童在三歲時的口語詞匯量,甚至大于“福利救助”家庭的父母。
這種環境的影響是長期的。根據《那兒發生了什么?》的作者莉莎·艾略特博士的理論,“毫無疑問,說話是嬰兒所接受的最為重要的啟蒙形式。當家長對他們的寶寶說話時,他們其實同時激活了嬰兒大腦的聽覺、交際、情緒和語言中樞,其中,對于語言能力提高的影響尤為深遠。”一項研究表明,相比智力上處于弱刺激條件下生長的老鼠,處于強化環境中的老鼠擁有更多的腦細胞。而接下來發生的視覺、氣味、聲音、觸覺,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目光接觸(有助于建立聯系和形成刺激)都會使得大腦慢慢發育成型。事實上,語言學習可以不斷地改進大腦系統的語言部分。
許多語言專家建議父母每天與孩子使用3萬個單詞進行交流。3萬個單詞的概念約等于每分鐘說21個單詞,相當于每天閱讀《帽子里的貓咪》18次。根據加州查普曼大學教授朱迪·蒙哥馬利的觀點,父母往往都會過多估計他們與孩子談話使用的單詞量。如果你能承擔得起費用,一套語言分析軟件,比如LENATM系統,可以統計出你對嬰幼兒說話所使用的單詞量。即使你不需要測定每天你對兒童說話所直接使用的單詞量,像LENATM這樣的設備也能幫助你評估出孩子所處的語言環境。通過這種方法,如果發現環境中語言數量不足時,你就有機會來改善語言環境,跟上孩子進步的腳步。
語言質量
無論是從社會階層還是從教育程度來劃分,父母們和孩子說話的方式都可謂是大相徑庭的。在這方面,僅靠多說話是遠遠不夠的,你和孩子說話的方式同樣會對他的語言發展水平產生巨大的影響。父母們說話太快或者說話含混不清(寶貝是要喝牛奶嗎?——譯者注:說話很快、中間無停頓),或者沒有注意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會讓孩子失去很多語言學習機會。
讓孩子能夠接觸到多樣化的詞匯環境也十分重要。在哈特和里斯利的研究中,所記錄的兒童詞匯量中86%~98%,來自所記錄到的其父母的詞匯量。在孩子三歲的時候,他們的談話、措辭等各方面就都與父母的平均水平十分接近了。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說話數量、詞匯增長和互動方式就已經很好地建立起來了。
在哈特和里斯利研究交互質量,特別是“反饋語調”時,他們發現如果孩子聽到很多帶有禁令或者阻止預期的話時(“不要這樣做!”“住手!”“不!”),孩子的智商會受到負面影響;而如果經常聽到充滿肯定的句子或者復合句(“哇!你把牛奶放在桌子上了!”“如果你想打東西,就打這個枕頭吧!”),孩子的智商則會受到積極影響。這項研究發現,對于十三到十八個月的孩子們,在“專業人士”家庭中,其父母給予的反饋80%是肯定的;而在“工薪階層”家庭中,其父母給予的反饋50%是肯定的;但是在“福利救助”家庭中,其父母給予的反饋幾乎80%都是負面的。到了三歲時,孩子所使用的反饋語調完全反映了他們之前所接受的模式。換句話說,如果孩子在此之前接受了80%的負面語調,到了三歲的時候,他們對父母和家人的語調中80%都會是負面的。
注意你的談話內容!
孩子在學會說話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就開始理解他們周圍人的談話用語了。研究已經表明,僅僅四個月大的孩子就可以辨別出自己的名字。經證實,孩子在能夠理解談話之后,要有五個月的延遲期才能夠實際說出話來。形成第一句話以及從大腦中的神經“文件夾”中獲取這些詞匯,需要很多的技巧和能力。想想你上外語課的經歷,在理解之前首先要把詞匯組織起來。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你可以理解老師的話,但并不能說出你想說的話。這個經歷和嬰兒學習語言的經歷是類似的。
在一個由麥克阿瑟基金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對比了嬰兒的理解力和說話能力。這項研究中,嬰兒要和試驗標準進行對比。這項研究相當廣泛的,很多專家將此研究用作評估方法。研究發現,奇妙的是,十個月的嬰兒就可以理解40個單詞,而普遍來說,到了十六個月時,嬰兒也是難以說出40個單詞的。
下一篇:BB五大“壞毛病”沒必要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二星座寶貝歡樂語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