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不快樂?這個話題讓很多70-80后的父母想不明白: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社會科技和教育日益發達,孩子的世界比起父母輩們豐富了很多倍,孩子為什么還不快樂為什么還叛逆呢?本文就和家長們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的孩子為什么不快樂?這話聽起來有點不服務,原因是在這個物質極度豐富的世界,我們的孩子現在和我們小時候比起來實在是太幸福了,吃的、喝的、用的、玩的樣樣不少,可以說他們現在真的是想要什么家長就給什么,簡直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我們的孩子為什么還不快樂呢?
常常有孩子訴苦:“每天回家都是我一個人,吃的都是我媽給我準備好了放在冰箱里,自己用微波爐熱一下就可以吃,吃完了就寫家庭作業,寫完就看電視動畫片,很晚了爸爸、媽媽才回家,也不允許我出去玩,總是告訴我現在外面的壞人可多了,不能出去玩。我真的很煩”。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他們卻失去了玩的權力,這樣他們能快樂起來嗎?
現在是一個充滿壓力的社會,我們每一個做家長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我們不辭辛苦,讓他們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同樣的,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學的好,別人的孩子有的我們的孩子也要有,別人的孩子會的,我們的孩子也要會,所以,我們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我們力求我們的孩子聰明過人,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我曾經認識一個女孩兒,她的媽媽是省文工團的團長,她的爸爸是市博物館的館長,家里四室兩廳的房子有三套,還有兩個商鋪出租,可是,這個女孩子長大后有她父母操不完的心,為什么呢?我們從這女孩子小時候說起,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的媽媽就想把她培養成文藝方面的天才,可這女孩卻喜歡畫畫,當然了,這個愿望肯定得不到父母,特別是媽媽的認可,媽媽是文藝方面的天才,自然能在這方面給她最好的引導,從小就讓她拉小提琴、練習唱歌、彈鋼琴……
這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孩兒,父母的安排從來不敢違抗,可是結果了,這個女孩兒不僅沒有成為文藝天才,還因此成為了一位抑郁癥患者,這樣的結果是家長萬萬沒有預料到的。
所以,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擁有快樂,在快樂中成長,我們做家長的請多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給孩子一點自由選擇的權力,讓我們國家所倡導的因材施教真正的起到它該起的作用,把屬于孩子的快樂還給孩子,我們相信,在快樂中成長的孩子是健康、活潑、聰明的孩子,相信他們將來一定會走出一片屬于他們自己的天地,我們更希望在我們的孩子長大后回想童年時能夠自豪的說:“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作為家長,我們能不能多抽出一點時間陪一陪我們的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戲、陪孩子一起逛公園、陪孩子一起吃飯……因為金錢或許并不是孩子真正最想要的!
下一篇:四種心理導致孩子不愿認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別給孩子做“壞”榜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