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遇到孩子說謊,相信家長們都會很擔心,傳統的觀念認為這是關系到孩子品德的問題。而事實上,有一種撒謊屬于孩子的幻想型撒謊,這是孩子高速發展的想象力與現實有了模糊的交集而引起的。所以,家長不需要過分擔心。那究竟幻想型撒謊是怎么回事,以及家長該怎么應對呢?
案例:小美爸爸的自述
那天我接女兒從幼兒園回家,在路上和往常一樣,問她在幼兒園里有什么高興事和不愉快事,她悲戚戚地說:“鄧惠這幾天總欺負我”。我感到吃驚,問:“你們不是最好的朋友嗎?她怎么欺負你了?”“她說她不喜歡我,不和我玩,還用拳頭打我。”我當時信以為真,對她說:“不要緊,明天爸爸和老師說,讓她不再欺負你,還做你的好朋友。”
第二天,我和老師說此事,不料老師講,鄧惠已半個多月沒來了,回南方老家了,弄得我哭笑不得。要知道,我女兒是一個從來不說謊話的孩子。我雖然看過一點兒童心理學的書,但沒看到過研究兒童這種“瞪著眼睛說瞎話”的內容,不清楚這是兒童的一種什么心理現象。
我的非專業的解釋是,對于4、5的兒童,對周圍的世界已有了初步認識,可以和大人進行較正確的語言交流,想象力也有了很大發展,在大人心里,孩子已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他們的話是可信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確實如此。但大人一般忽略的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有時對存在頭腦里的記憶表象不是非常確定,有時他們會把想象的東西當成自己經歷的事情,可能有時會相反。這在我女兒身上也發生過。但這絕不是孩子撒謊,應是他們大腦的發育、認知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的原因吧。我的觀察是,等兒童到了6歲,就不會發生這種現象了。
孩子幻想型撒謊是怎么回事?
現在,對寶寶來說,現實與幻想的界限還很模糊。寶寶可能會說他沒有在墻上涂鴉,這是因為他希望自己沒有干過,而不是在故意撒謊。不要表現出生氣或煩躁,鼓勵他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然后向他說明撒謊比他可能做過的任何事情都更加糟糕。讓寶寶覺得說出真相并沒那么可怕,這樣你就會幫助他把這種小謊扼殺在萌芽狀態了。
此階段的兒童無法分清想象與現實,常常會把想像的事物當作現實的事物。在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表現力的發展過程中,他們往往會即興、隨意地把自己聽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經過自己的想像加工后套用到現實的人或事上去,出現沒有邏輯、不真實的“撒謊”。但是他們的這種撒謊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屬于“幻想型撒謊”。
當孩子的想象與現實分不清時 幼兒頭腦中經常會產生許多極其生動、逼真的想象,將想象當成現實,將愿望說成存在,這時他便會說謊話。例如,有的孩子因長期渴望某種玩具,但媽媽沒有滿足他的要求,幻想之下,他會認為自己已擁有,就吹噓“媽媽也給我買了跟你一模一樣的汽車”。
當孩子記憶有誤時 幼兒的記憶力不夠準確,或由于語言表達不準確,許多經歷過的事情未必能完全回憶起來,而導致說謊。一個5歲的幼兒對一位阿姨說:“你再跟我玩一會兒,明天我就要回老家了”,阿姨問其父母,根本沒有這回事,只是曾向孩子說過放寒假后會回老家看看,并不是明天要走。
幼兒由于記憶不完善、不精確而虛構一些事情。兒童不是真的在說謊,父母不必擔心,也不需強加制止,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辨別力逐漸增強,記憶力逐步完善之后,會停止說這類“謊話”。
當孩子想實現某種愿望時 有的孩子說謊是想獲得某種東西,如為了吃到巧克力,就說“我的胃不舒服”;為了不去幼兒園,就說“肚子疼”。這源于幼兒因物質欲望和精神需要得不到滿足,試圖用謊言達到目的。父母可幫助孩子以一種合理的方式滿足他們的要求。
另外,孩子因年齡小、知識經驗貧乏,往往對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與理解,這就容易導致說話與事實不相符。如一父親讓兒子去看爐上的水開了沒有。兒子跑去一看,聽見水正“呼呼”地響,就回來報告說:“水開了”。哪知父親過去一看水并沒有開,于是生氣地訓斥兒子:“你怎么騙我?水根本沒開!”實際上孩子并非有意撒謊,而是由于不知道“開水不響,響水不開”的常識導致判斷上的失誤。
當孩子想實現某種愿望時 有的孩子說謊是想獲得某種東西,如為了吃到巧克力,就說“我的胃不舒服”;為了不去幼兒園,就說“肚子疼”。這源于幼兒因物質欲望和精神需要得不到滿足,試圖用謊言達到目的。父母可幫助孩子以一種合理的方式滿足他們的要求。
另外,孩子因年齡小、知識經驗貧乏,往往對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與理解,這就容易導致說話與事實不相符。如一父親讓兒子去看爐上的水開了沒有。兒子跑去一看,聽見水正“呼呼”地響,就回來報告說:“水開了”。哪知父親過去一看水并沒有開,于是生氣地訓斥兒子:“你怎么騙我?水根本沒開!”實際上孩子并非有意撒謊,而是由于不知道“開水不響,響水不開”的常識導致判斷上的失誤。
因此,你應該這樣做:
對于此類謊言,父母不必擔心,因為它只是兒童身心發展到某一特定階段的不成熟的產物,純屬無意撒謊。當發現孩子所說的話與事實不相符時,我們不能急躁,更不能斷然認定孩子在撒謊,而要通過分析了解,把兒童的無意撒謊與有意撒謊區別開來,采用引導談話法,幫助兒童從虛幻的世界里走出來。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兒童細心觀察,準確表達的能力,教育兒童在記憶和表達客觀事物時,不隨意添上自己的主觀想象。
對于這種類型的謊言父母應該滿足孩子想象力方面的表現欲。鼓勵孩子自編一些故事,或者經常與孩子玩假扮游戲。如:可以將家里的一些玩具作為道具,可以把一些童話故事續編等,使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得到充分地釋放,并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不應該一味地批評、指責,這會損傷孩子的創造與想像意識,或者對孩子的表現聽之任之,會使孩子習慣性地將想象的事物當作現實的事物,導致孩子缺乏理智感,為成長埋下隱患??傊?,幻想型撒謊往往沒有什么目的性,有時是很即興、很隨意的,對于這類孩子應注意啟發與引導。
下一篇:暑假帶孩子旅行5大注意事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盲目“聽話”成“庸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