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據《揚子晚報》報道,最近幾天微博上有一個帖子廣泛流傳,它列出了美國小學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包括“開睡衣晚會、去野營、去遠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訪別人、去圖書館、烤餅干、帶著微笑做家務”等,甚至還有“吹泡泡、抓蝴蝶”這樣令孩子心動的項目,而第100條則表達了美國小學生暑假最重要的目標——玩得高興。
看得出,這份內容豐富的暑假作業,足以開拓孩子們的視野,豐富孩子們的閱歷,充實孩子們的心靈,鍛煉孩子們的能力。這一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相比較,我國小學生的暑假作業實在太單調了,其內容幾乎都是學習。正因為此,有人將暑假稱為孩子們的“第三學期”。
當學習成為中國孩子的暑假作業后,他們確實能在學業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并在與外國孩子比拼時能夠成功勝出。但問題在于,人生真正的比拼,往往在一個人走出校門之后才開始。但遺憾的是,待到那時,我們的孩子,往往處于下風。看看吧,當年的美國孩子摘取諾貝爾獎時,我們拿到奧賽金牌的孩子早就不知所終;當美國孩子創辦出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時,我們埋頭苦學的孩子正為別人打工……更有德國人如此放言:你們中國孩子的書包比我們的重,你們中國孩子的成績比我們的好,但你們還要買我們的產品。
仔細想來,之所以出現如此令人難堪的結局,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漫長的人生競爭中,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一個人的學習成績,而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這份綜合素質里,包含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吃苦能力、創新能力、生存能力、溝通能力……以此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孩子,有多少人能夠合格呢?更何況,長期超負荷的學習,已讓許多孩子嚴重厭學,待到他們走出校門之后,已與“學習”勢不兩立。而一個人若想真的有所成就,根本就離不開終身學習。
誰都知道,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而孩子的未來,又取決于教育。我們應當通過美國小學生暑假作業這面鏡子,看到自己的不足。當務之急,就是將暑假還給孩子們,讓痛快玩耍成為孩子們的暑假作業。畢竟,玩耍才是促進孩子心靈成長的“蛋白質”。而從長遠來看,還應當將孩子們從沉重的學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然地成長。只有如此,孩子們才會有強大的后勁,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下一篇:父母這些舉動影響寶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BB好強承受不了挫折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