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你為什么總捧我的臉,是有關親子教室的相關信息,希望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您能夠有所收獲。
媽媽問:我家女兒一歲十個月。也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養成的習慣,她睡覺時兩只手都要捧著我的臉。每次我都拿開她的手,并對她說“不得搞媽媽。”嚴厲一點說的話,她就會哭。有時她也乖乖聽話不摸臉,要不就拉著手才能睡著。前一陣子天氣熱,臉被她捂得盡是汗,難受極了。再下去就是夏天了,可怎么辦呀?
專家答:孩子會創造各種各樣與成人互動的模式,但基本上孩子只能考慮到自己的需求而不能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對于四歲以上的孩子,如果跟成人互動時的行為讓成人特別不舒服,成人可以把這種感受平靜地告訴孩子。
在孩子還處于小年齡段時,母親可以不動聲色地建議孩子采取其他模式,比如抱著媽媽的睡衣,捏著媽媽的手絹。關鍵是,在孩子這種行為開始的早期,就要及時地調整,不要等著天熱了手也出汗了,再去調整,那時孩子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模式,改變起來孩子會比較痛苦。
父母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對孩子的發展行為要精細地計算,哪些對孩子是有利的,是可以持續下去的;哪些是有利的卻無法持續的;哪些是沒有利但卻容易做到。當父母的意愿是為了孩子的發展時,那一定會想出辦法來將孩子的行為調整到對孩子最有利的程度。
不要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時突然產生不良情緒,不要將不良情緒使勁壓抑到不可遏止時突然朝孩子發泄。
可以在充裕的時間里想好對策,然后邊實施邊調整。如讓孩子把兩只手摸著臉,改成抱著媽媽的胳膊,或改成依戀安慰物。
不要在改變時同時指責孩子以前做得不好,這樣使孩子更加留戀以前的模式。可以只告訴孩子,你非常喜歡新的方式,并感謝孩子這樣為你考慮,心疼你所做出的讓步。
下一篇:幼兒開微博,贊賞還是棒喝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毀掉寶寶心理健康的六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